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野调的词语解释
野调的意思
拼音:yě diào    注音:ㄧㄜˇ ㄉㄧㄠˋ
使用场景
野调常常用于评论某人的言行不当,或者形容某种言语行为荒唐可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书面文字表达、演讲等场合中使用。
例句
1. 他的说法完全是一派野调,毫无根据。2. 这个人的言行举止真是野调连篇,让人难以理解。
基本含义
指无规则、杂乱的调子或音乐声,比喻言语行为荒唐不合常理。
基本解释

(1).村野曲调。 唐 陆龟蒙 《晚渡》诗:“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这琵琶不是野调,好似 裴兴奴 指拨。”
(2).粗野。《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再见人举动野调些,言谈粗鲁些,他便有气,説是下流没出息。”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野调相关的成语,如“胡言乱语”、“无稽之谈”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解释完全是野调,根本不对。2. 初中生:他的言行举止总是野调连篇,没人能够理解他。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演讲充斥着野调,完全不靠谱。4. 大学生:他的论文中充满了野调,毫无逻辑可言。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野调”。
故事起源
关于野调的起源没有具体的故事或典故,它是根据音乐中的概念演变而来的,形容了一种无序、杂乱的调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野调”与无序、杂乱的音乐声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其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演奏一种没有规律、没有节奏的乐曲,从而记忆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词语结构
野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第一个字“野”表示无序、杂乱的意思,第二个字“调”表示音乐声或调子。
详细解释
野调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潜夫论》中,原意为无序的音乐声。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言语行为荒唐、不合常理的意思。野调常用于形容言辞或行为荒谬、不合逻辑,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言行举止不得体、不合规范。
(0)
诗文中出现“野调”的诗词

三棒鼓声频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诗便写,无酒重赊。

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

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

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

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

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

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0)

眼儿媚

浊醪篘得玉为浆。风韵带橙香。

持杯笑道,鹅黄似酒,酒似鹅黄。

世缘老矣不思量,沈醉又何妨。

临风对月,山歌野调,尽我疏狂。

(0)

木兰花慢.答介溪礼书二首·其二

慨山人老矣,逃涧谷、息朋游。

尽细竹成园,寒松夹坞,自占岩幽。

天与清风皓月,从受用不费一钱酬。

管领匡床石枕,安排野调村讴。馀生莫更赋行休。

眼前头。清閒滋味,无何境界,尽已悠悠。

莫笑先生太赸,些个物相伴度春秋。

浊酒新烹郭索,閒窗静听钩辀。

(0)

晚渡

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

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衰袂有残声。

(0)

赤石谷

林罅阴崖雾杳冥,石根寒溜玉玎玲。

云来朔漠疑秋早,山近清凉觉地灵。

静爱鸟声存野调,闹嫌人迹带尘腥。

南台说有金银气,可是并汾处士星。

(0)

雨后过甲马营时阴云未解南风方急云

细雨轻云不放晴,南风应阻客孤征。

秋高槐柳随霜落,水逆鱼龙鼓浪行。

厌听舟人吹野调,喜从津吏问邮程。

帝京回首逾千里,今日方经甲马营。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