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在正式场合,颁示可以用来形容颁发奖状、命令、文件等。它还可以用来形容宣布某种决定或规定。
- 例句
- 1. 颁示奖状给优秀学生是一种鼓励。2. 颁示命令后,大家都按照规定行事。
- 基本含义
- 颁发,宣布。
- 基本解释
◎ 颁示 bānshì
[make public] 颁布告示
颁示国人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颁示相关的成语,如“颁奖”、“颁发”等。这些成语都与颁示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颁示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颁示了我一个勤奋奖状。初中生:校长颁示了一道命令,要求我们每天早晨集合操场。高中生:颁示了这个规定后,大家都必须按照规定行事。大学生:教授颁示了一个研究课题,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完成。成年人:公司颁示了一项新政策,要求员工加强工作纪律。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颁示”。
-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昭公是鲁国的国君,他曾经颁示了一道命令,要求鲁国的百姓必须每天早晨向太阳行礼。这个命令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皇权的崇拜,有人则认为这是对太阳神的崇敬。最终,昭公决定取消这个命令,以避免引起更大的争议。从此以后,颁示就成为了表示宣布命令或规定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颁示”拆解成两个部分,颁和示。颁发东西时,通常是将它们展示给他人,所以颁示可以理解为宣布并展示给他人。
- 词语结构
- 颁示是一个动词短语,由“颁”和“示”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发布;通告。谓公布出来,使人知晓。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宜付史舘,颁示天下,賫卷中使则 焦楚鍠 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续增若干款,颁示各省督抚将军遵照办理。”《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两太后以 文宗 赐 同道堂 小璽铃识,仍以上旨颁示。”
(2).谓赐给观看。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鈐书》:“又颁示北岳碑,真雄文健笔,高古相称。”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德音行事,外廷有所未闻,及自来更有纪述,发明文字,藏在宫禁者,欲乞特赐颁示,以凭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