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故态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改变的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守旧、守成、不思进取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自己不要陷入故态的困境。
-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故态,不肯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2. 这个公司因为经营者的故态而错失了发展的机会。
- 基本含义
- 指人保持过去的状态或行为方式,不愿改变或适应新的环境或要求。
- 基本解释
(1).老脾气;旧日或平素的举止神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光 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 君房 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諛顺旨要领絶。’ 霸 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宋 叶适 《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公由此坐废,即復具野航,出没圩圲如其故态,不少介吝。”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高宗 李治 都屡次地告戒他,但不改故态。”
(2).泛指从前的状况。 宋 陆游 《跋<花间集>之二》:“会有倚声作词者,本欲酒间易晓,颇摆落故态,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此集所载是也。”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五:“这段故事的时期,大概在 中华民国 八九年到十一二年之间,到现在我写这个故事,一切局面已经不是前几年的故态。”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故态相关的成语,如故我乡音、故步自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一直保持着故态,不肯尝试新的运动项目。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勇于创新,不要陷入故态。高中生:有些人总是守旧,保持着故态,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是孟子的一位学生,他曾经问孟子,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保持着过去的状态,不愿改变。孟子回答说:“故态者,无术也。能改者,无故也。”意思是那些固执己见的人没有新的才能,而那些能够改变的人没有固执的原因。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固守在过去的状态中,不愿改变,就像是被一根绳子束缚住一样。
- 词语结构
- 故态的结构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分别是“故”和“态”。
- 详细解释
- 故态是由“故”和“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故”表示旧的、过去的意思,“态”表示状态、行为方式。故态一词指的是人们保持过去的状态或行为方式,不愿改变或适应新的环境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