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溺职这个成语主要用来批评那些官员或管理者因为私欲或个人原因而荒废职责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任何人因为贪图享乐而忽视自己的职责。
- 例句
- 1. 这位官员因为沉迷于游戏,而导致工作溺职。2. 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太不认真了,简直是溺职的表现。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或管理者因为贪图享乐、荒废职责而不能履行工作职责,对职责不负责任。
- 基本解释
◎ 溺职 nìzhí
(1) [neglect of duty]∶玩忽职守
(2) [dereliction]∶有意识的或自觉 的忽略(如指原则)或抛弃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溺职相关的成语,例如“荒废职守”、“贪污受贿”等。这些成语都与官员或管理者忽视职责、贪图私利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溺职于玩游戏。2. 初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为人民服务,不能因为个人利益溺职。3. 高中生:作为班级的班长,我不能溺职,要带领大家一起努力。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溺职,应该尽职尽责。
- 故事起源
- 溺职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相传,在明代,有一个官员叫吕蒙正,他因为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荒废职责,导致当地经济和民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个故事被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就用“溺职”来形容类似的行为。
- 英文翻译
1.neglect of duty; dereliction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来记忆溺职这个成语:将“溺”字与“沉”字联系起来,表示沉溺、迷恋。将“职”字与“工”字联系起来,表示职责、工作。通过联想,想象一个官员因为沉迷于游戏而忽视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溺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比较简单。
- 详细解释
犹失职,不尽职。《汉书·酷吏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媮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 颜师古 注:“溺谓沉滞而不举也。”《明史·何鉴传》:“ 孝宗 览天下户籍数乃视国初反减,咎所司溺职,欲釐正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至 景寿 身为国戚,缄默不言, 穆荫 、 匡源 ……等,窃夺权柄,不能力争,均属辜恩溺职。” 巴金 《利娜·第九封信》:“在优雅而善于剥削的贵族、溺职的法官……以及饥饿的军队等等的下面,憔悴呻吟着那无数的 俄罗斯 农民。”
- 近义词
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