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凝冻常常用来形容极寒的天气,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状态或情况非常冷冰冰、冷漠。
- 例句
- 1. 冬天的北方地区常常非常凝冻,人们需要穿厚厚的衣物才能保暖。2. 他的眼神凝冻了,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热情。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寒冷,冰冻的状态。
- 基本解释
◎ 凝冻 níngdòng
[coagulate;freeze] 因冰冻而凝固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人心”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时候水管里的水凝冻成了冰。2. 初中生:北方地区的冬天非常凝冻,人们需要穿厚厚的羽绒服。3. 高中生:他的眼神凝冻了,看起来非常冷漠。4. 大学生:寒冷的冬天,湖面上凝冻的冰让人心生敬畏。
- 故事起源
- 凝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篇名为《招魂》的篇章,其中有一句诗句:“凝冻之泪,结我衣襟。”这句诗中的“凝冻”形容了主人公眼泪冻结的情景,后来被引申为形容极冷的天气。
- 英文翻译
1.【医】 congelation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冰冻”、“寒冷”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凝冻”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凝冻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1).冰冻,冻结。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汶山郡 ﹞土地刚卤,不宜五穀,惟种麦,而多冰寒,盛夏凝冻不释。”《新唐书·五行志一》:“ 永徽 二年十一月甲申,阴雾凝冻封树木,数日不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诗》註谓螽斯一产八十一子者,即蝗之类也。其子入地,至来年禾秀时乃出,旋生翅羽。若腊雪凝冻,则入地愈深。” 王鲁彦 《秋雨的诉苦》:“风发狂似的吹了起来,我们(高空的水蒸气)为严寒所迫,一起凝冻着,不息地往地上落下来了。”
(2).比喻凝固,少变化。 鲁迅 《集外集拾遗·<比亚兹莱画选>小引》:“ 日本 底凝冻的实在性变为西方的热情底焦灼的影像表现在黑白底锐利而清楚的影和曲线中,暗示即在彩虹的东方也未曾梦想到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