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在购物、鉴赏艺术品、评选比赛等方面常用此成语。也可用于形容对人的品德、能力、行为进行评价。
- 例句
- 1. 他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鉴赏家,对艺术品的评品非常准确。2. 在这个比赛中,评委们会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品,然后决定最后的获胜者。
- 基本含义
- 对物品或事物进行评价和鉴定。
- 基本解释
评论高低。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放状头》:“先是 杜公 主文,志在公选,知与无预评品者。” 元 元明善 《丞相东平忠宪王碑》:“公退府,南开一閤,延进贤士大夫,讲论古今治道,评品人物得失,亹亹应接不倦。” 清 张明弼 《冒姬董小宛传》:“与 辟疆 日坐画苑书圃中,抚桐瑟,赏茗香,评品人物山水,鉴别金石鼎彝。” 骆宾基 《可疑的人》一:“有两个上磨坊的人蹲在马颈下评品蹄子的厚薄,蹄口的大小。”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评价、鉴定相关的成语,如“品头论足”、“挑毛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评品了我们的画作,我得到了一等奖。2. 初中生:这个手机的评品很高,我打算买一个。3. 高中生:我们班级进行了一次辩论比赛,老师对每个人的表现进行了评品。4. 大学生:这个实习机会非常难得,我要努力让自己的评品更好。5. 成年人:这家餐厅的服务和菜品评品都很高,我们一家人经常来吃饭。
- 故事起源
- 《晋书·刘毅传》中有一则故事:刘毅是晋朝的一位官员,有一次他接到一项任务,要评定一批贡品的质量。刘毅非常认真地对每件贡品进行了评估和鉴定,最终得出了准确的结论。这个故事中的评品一词就由此而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评品”拆分为“评”和“品”,并与评估和鉴定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评”和“品”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评品指对物品或事物进行评估、评价和鉴定,从而得出其好坏、优劣、价值等方面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