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教育工作者或者领导者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或者员工。
- 例句
- 1. 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能够树国培养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学生。2. 领导者的能力不仅在于管理,还在于能够树国培育出一支优秀的团队。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能够培养出一批有才华的学生或者培育出一片有文化底蕴的人才。
- 基本解释
(1).古代指分封或臣属之国。《晏子春秋·问上八》:“彼 周 者, 殷 之树国也。”《晋书·刘颂传》:“且树国苟固,则所任之臣,得贤益理,次委中智,亦足以安。”
(2).谓建立藩国。《汉书·贾谊传》:“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颜师古 注引 郑氏 曰:“今建立国泰大,其势固必相疑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学生,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树人、树良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真厉害,她能够树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教育家,能够树国培育出一批有才华的学生。3. 高中生:领导者的能力不仅在于管理团队,还在于能够树国培育出一支优秀的员工。4. 大学生: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树国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
- 故事起源
- 树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学记》一书中。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孔子的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教育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学生中有很多成为了后来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和学者,被后人称为“三千弟子”。因此,树国成为了形容他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树国”这个成语与孔子的教育成就联系起来,通过记住孔子能够树国的事迹,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树”和“国”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树国这个成语中的“树”指种植树木,而“国”则指国家。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能够像种植树木一样,培养出一批有才华的学生,或者像建设一个国家一样,培育出一片有文化底蕴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