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体力不支、精神不振、无精打采的状态,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状况不佳,没有活力。
- 例句
- 1. 他一天只吃几口饭,身体越来越干肉了。2. 这个项目一直没有进展,已经变得干肉了。
- 基本含义
- 指皮肉干瘪,没有血肉之气,形容人或事物虚弱、无力。
- 基本解释
肉干。《易·噬嗑》:“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同礼·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 郑玄 注:“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膾,乾肉为脯。”《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脩,乾肉也。”
- 延伸学习
- 1. 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状态不佳相关的成语,如“无精打采”、“没精打采”等。2. 了解其他形容人或事物虚弱、无力的成语,如“力不从心”、“疲于奔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生病了,看起来干肉干肉的。初中生:这个队员训练太累了,踢球的时候一点也不灵活,真是干肉。高中生:这个老师上课没有激情,讲课的时候声音低沉,一点也不生动,真是干肉。
- 故事起源
- 干肉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李渔在书中写道:“吾闻人有肉而无血,有血而无气,有气而无神,有神而无聪明,有聪明而无用者,此皆干肉之类也。”这句话意味着人的精神状态和活力都很差,就像是干瘪的肉一样。
- 英文翻译
1.biltong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干肉形容人或事物虚弱无力,可以想象一个干瘪的肉块,没有血肉之气,毫无活力。
- 词语结构
- 干肉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干”和“肉”两个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干肉成语比喻人或事物缺乏生气、活力,状态不佳,没有朝气蓬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