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绳举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中,特别是在批评和监督他人的时候。比如,可以用来形容媒体对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或者用来形容公众对明星的私生活进行议论和指责。
- 例句
- 1. 媒体对这位政府官员的贪污行为进行了绳举。2. 他的隐私被绳举到了公众面前,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和批评。
- 基本含义
- 用绳子举起来,比喻把人或物放在高处,使其受到人们的监督和议论。
- 基本解释
纠正举发。 唐 白居易 《奉天县令崔鄯可仓部员外郎判度支案制》:“绳举违谬,惠养鰥惸。”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绳举相关的成语,如“高举高扔”、“高举远扔”等,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作弊的同学绳举起来,让大家知道作弊是不对的。2. 初中生:媒体对那位著名演员的丑闻进行了绳举,让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谴责。3. 高中生:政府官员的贪污行为被媒体绳举到了公众面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批评。
- 故事起源
- 绳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国家的官员犯了错误,国王决定将他绳举起来,让他暴露在人们面前,以示警戒。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将人或物放在高处,使其受到监督和议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绳子和举起来的动作形象化地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绳子将另一个人举起来,表示将其置于高处,受到监督和议论。
- 词语结构
- 绳举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 绳举是一个由动词“绳”和动词“举”组成的成语。绳子是一种用来捆绑、拉扯的工具,而举起来则表示将人或物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绳举的含义是把人或物放在高处,使其受到人们的监督和议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将某人的错误或缺点公之于众,以便引起公众的批评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