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臣使的词语解释
臣使的意思
拼音:chén shǐ    注音:ㄔㄣˊ ㄕㄧˇ
3. 高中生
臣使这个成语在中国古代的外交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 大学生
通过学习臣使这个成语,我对中国古代的外交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使用场景
臣使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现代外交活动中,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外交官员。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代表他人或团体进行某项任务或活动。
例句
1. 他被任命为臣使,代表国家出访。2. 这位大使是臣使,代表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交流。
基本含义
指臣子奉命出使,代表臣子代表君主到外国进行外交活动。
基本解释

以臣使之。犹统治。《荀子·王霸》:“臣使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汉书·西南夷传》:“ 南粤 以财物役属 夜郎 ,西至 桐师 ,然亦不能臣使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外交制度和外交活动,了解更多关于臣使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看历史故事,尤其是关于臣使的故事。2. 初中生:作为一名臣使,他代表国家与外国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故事起源
臣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在古代中国,君主派遣臣子到外国进行外交活动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臣使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历史背景中产生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臣使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来帮助记忆。可以将臣使想象成一位臣子代表君主出使的形象,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词语结构
臣使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臣和使。臣表示臣子,使表示派遣。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
详细解释
臣使是一个古代中国的外交术语,用来形容君主派遣臣子到外国进行外交活动。臣子在这个过程中代表君主与外国进行交涉、议事,传递君主的意愿和决策。这个成语强调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效忠。
(0)
诗文中出现“臣使”的诗词

宋颂九首·其二圣文

彼俶在杭,有地千里。皮毁毛落,孤睽莫恃。

慑服声教,慕为臣使。携彼人民,挈其土地。

于橐于囊,归于天子。

(0)

挽张之洞联

伟哉为中国开拓万古心胸,举学界军界商界政治界庶务咸新,若谓文德不如武功,悠悠之口,何足恤也;

呜呼伊古来端揆百寮师长,合疆臣使臣枢臣侍从臣一身兼有,岂仅博闻而能强识,蹇蹇匪躬,谁其嗣之。

(0)

题李奉使诗卷·其一

圣统开同轨,儒臣使绝边。

紫衣新命渥,金节远威宣。

驿路梅花外,蕃城海岛前。

充庭来职贡,风采到今传。

(0)

渡白沟

东北天高连海屿,太行蟠蟠如怒虎。

一声霜雁界河秋,感慨孤怀几千古。

只知南北限长江,谁割鸿沟来此处。

三关南下望风云,万里长风见高举。

莱公洒落近雄才,显德千年亦英主。

臣使臣强解事,枉著渠头污吾鼓。

十年铁砚自庸奴,五载儿皇安足数。

当时一失榆关路,便觉燕云非我土。

更从晚唐望沙陀,自此横流穿一缕。

谁知江北杜鹃来,正见江东青鸟去。

渔阳挝鼓鸣地中,鹧鸪飞满梁园树。

黄云白草西楼暮,木叶山头几风雨。

只应漠漠黄龙府,比似愁冈更愁苦。

天教遗垒说向人,冻雨顽云结凄楚。

古称幽燕多义烈,呜咽泉声泻馀怒。

仰天大笑东风来,云放残阳指归渡。

(0)

答周启明大参书

握别长安几岁星,人间离合总飘萍。

臣使节移梁苑,病客归骖出汉庭。

卧久山中芳草绿,书来河上片云青。

闻今正有宣房役,报国无然赋采苓。

(0)

槟榔

海国居奇货,何当最上珍。

丘园逃禄爵,商贾忽金银。

白泽通寰宇,红潮到八闽。

岐黄宠臣使,别命管交亲。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