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角巾的词语解释
角巾的意思
拼音:jiǎo jīn    注音:ㄐㄧㄠˇ ㄐㄧㄣ
使用场景
角巾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赞美一个人的学问和才华、表扬一个人的成就、鼓励一个人继续努力等等。可以在写作、演讲、表扬信等场合使用。
例句
1. 他的才华和学问就像是一顶戴着角巾的士人。2. 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展现出了他的角巾,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基本含义
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基本解释

(1).方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晋书·王导传》:“则如君言, 元规 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復何惧哉!” 元 揭傒斯 《赠淳真子张太古》诗:“飞駟服五龙,角巾摇三花。” 清 戴名世 《一壶先生传》:“ 一壶先生 者……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
(2).借指隐士或布衣。 唐 陈子昂 《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於是始以角巾应命,褐衣诣闕。” 唐 高适 《答侯少府》诗:“江海有扁舟,丘园有角巾。”
(3).指归隐。 清 赵翼 《黄天荡怀古》诗:“ 建炎 第一功终属,太息 西湖 竟角巾。”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士人文化和他们的学问传统,以及其他与学问和才华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好,真是戴着角巾的小作家。2. 初中生: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很优秀,是我们班的角巾学霸。3. 高中生:他在科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真是一位戴着角巾的科学家。4. 大学生:她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得到了认可,是一位戴着角巾的学术之星。
故事起源
角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士人文化。在古代,士人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通过考试取得官职,并且以学问和才华闻名。角巾成为了士人的标志,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和学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角巾的形状和士人的学问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戴着角巾的士人,他的角巾代表着他的学问和才华。
词语结构
角巾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角巾是古代士人的标志,戴上角巾意味着拥有学问和才华。因此,角巾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通常用于褒奖和赞美有才华的人。
(0)
诗文中出现“角巾”的诗词

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0)

南园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汎楚奏吟招魂。

(0)

桂枝香.寄扬州马观复。时新旧侯交恶,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难言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0)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0)

纵笔三首·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0)

五月雨

空濛五月雨,景气一番新。

换尽园林叶,洗空衢路尘。

山邮恼行客,野渡滞归人。

独有龟堂叟,凉风吹角巾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