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檄书的词语解释
檄书的意思
拼音:xí shū    注音:ㄒㄧˊ ㄕㄨ
基本解释

檄文。《六韬·分合》:“ 太公 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后汉书·寇恂传》:“檄书至, 恂 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於 温 下。” 唐 刘长卿 《行营酬吕侍御》诗:“ 孔璋 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宋 刘过 《水龙吟·寄陆放翁》词:“想见鸞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参见“ 檄 ”。

基本含义
檄书是古代用于传达战争、政治等重大消息的书信,形式严肃、内容犀利。
详细解释
檄书是古代战争时期的一种特殊书信形式,用于传达重大消息、调动军队或发表宣言等。檄书通常由统帅或重要政治人物撰写,以文字犀利、措辞激烈的方式表达观点和要求。檄书往往带有强烈的号召性和动员性,能够鼓舞士气、调动力量,起到重要的战略和政治作用。
使用场景
檄书通常在战争、政治斗争或紧急情况下使用。在现代社会,虽然檄书已经不再作为正式的书信形式存在,但这个成语仍然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文件的内容直接、犀利,具有强烈的表达力。
故事起源
檄书最早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左传》中,当时的国君或将领会派遣使者带着檄书前往敌方或其他国家,以传达重要消息或发表声明。由于檄书的内容常常激烈而直接,所以成为了后来形容文字犀利、措辞激烈的成语。
词语结构
檄书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檄”和“书”。其中,“檄”指的是特殊的书信形式,用于传达战争、政治等重大消息,“书”则表示书信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演讲像一封檄书,激发了我们的斗志。2. 这篇文章的语气很像檄书,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檄书这个成语:1. 将檄书与传递重要消息、激烈措辞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印象。2. 可以将檄书与古代战争时期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当时将领派遣使者传递檄书的情景。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战争史、政治史,了解檄书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给我们的通知书像一封檄书,告诉我们要积极备战期末考试。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语气很像檄书,作者用激烈的措辞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古代将领用檄书调动军队的故事,感受到了檄书的号召力和动员力。
(0)
诗文中出现“檄书”的诗词

大雨中作

北风撼山势岌岌,老夫倚杖檐前立。

贪看白雨掠地风,飘洒不知衣尽湿。

当年入朝甫三十,十丈胡尘叩江急。

属闻蜡弹遣檄书,亟坏布裳缝裤褶。

即今白发不可数,破屋颓垣窘风雨。

汝生汝死问者谁,人虽不问心自悲。

(0)

水龙吟·其一寄陆放翁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0)

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

匈奴十万入云中,烽火照耀甘泉宫。

战士三春不解甲,天王一怒欲临戎。

追奔尽选流星骑,并敌齐分明月弓。

虏气凭凌恒候月,汉兵超忽若乘风。

巳闻旧戍黄花口,复道新屯细柳中。

飞沙飒沓迷亭障,组练缤纷皆北向。

赤羽朝征六郡材,白茅夜拜五丁将。

吕郎磊荦似刘生,许国从来气不平。

匣里雄韬藏豹变,腰间宝剑作龙鸣。

敕散万金收猛士,身骑匹马出长城。

雁行暗结辽西阵,鱼贯晴开海上营。

誓同鲁仲能飞箭,岂学终军漫请缨。

建节行行通大漠,檄书马上时能作。

瀚海连云太白高,燕然雪照旄头落。

知君意气坐相邀,五百神兵集一朝。

渔阳突骑蛇矛锐,幽并侠客铁骢骄。

车上磔人常贾勇,帐前戏槊屡争标。

共道百年胡运息,直教一战虏尘消。

归来奏凯献天子,功名绝胜汉班超。

(0)

塞下三首·其一

满天秋气动,木叶下居庸。

笳堕征夫泪,沙交战马踪。

乱云连万垒,孤雁度千峰。

回合关城路,驰驱尘土容。

山横边色断,日没野阴重。

朔吹翻旗影,寒霜上剑锋。

几年频出塞,百战苦妨农。

庙略今长画,军储日远供。

檄书飞涿鹿,候火照卢龙。

会见旄头落,何人勒景钟。

(0)

过枫亭驿和周草庭巡检韵就寄

馈粮千里又南征,笑犯弓刀拥将星。

汗血沙尘前后骑,檄书烽火短长亭。

天连闽海团团白,山绕彭湖点点青。

遥想环峰三十六,将军晏坐对沧溟。

(0)

军中杂歌八首·其六

北面行台号令新,绣旗豹尾渡河津。

檄书才下降书至,不用儿郎打女真。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