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袄子的词语解释
袄子的意思
拼音:ǎo zǐ    注音:ㄠˇ ㄗㄧˇ
使用场景
袄子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带有虚伪和假意,可以用于描述社交场合中的虚伪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表面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并不真诚的情况。
例句
1. 他的笑容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是个穿着袄子的人。2. 她对你说的话都是袄子,不要轻易相信她的言行。
基本含义
比喻情感、言行等带有假意或虚伪。
基本解释

即袄。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宫人披袄子》:“盖袍之遗象也。 汉文帝 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多以五色綉罗为之,或以锦为之,始有其名。 煬帝 宫中有云鹤金银泥披袄子, 则天 以赭黄罗上银泥袄子以燕居。”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小叔叔,辛苦了也,将一个袄子来与小叔叔穿。” 沉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着半臂妇女》:“ 汉 乐府诗形容采桑女子 罗敷 的衣着,有‘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为人熟习的诗句,指的应当就是这种短袄子式样的裙襦。”参见“ 袄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袄子相关的成语,如“口蜜腹剑”、“虚与委蛇”等,以加深对袄子一词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像是穿着袄子一样,看起来很和善,但我觉得他并不真诚。2. 初中生:她对我的赞美全是袄子,我知道她并不真心。3. 高中生:他的言行带有袄子,很难相信他的真实意图。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上,很多人都穿着袄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却并不真诚。
故事起源
袄子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故事中,有一个叫做杜迁的人,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却是个虚伪的人。后来,人们就用“袄子”来形容这种虚伪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袄子想象成一个外表漂亮的衣服,但里面却是虚假的。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袄子一词的含义。
词语结构
袄子是一个名词,作为成语使用时,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带有虚伪和假意。
详细解释
袄子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水浒传》中,形容人的言行虚伪,表面上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上却不真诚。袄子的意思是衣服,穿上袄子后,人们的外表看起来很好,但里面可能是虚伪的。
(0)
诗文中出现“袄子”的诗词

七言·其一一一

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一领布裘权且当,九天回日却归还。

凤茸袄子非为贵,狐白裘裳欲比难。

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火里试烧看。

(0)

题山中所有

石芥藓麻紫蕨薇,破头巾骨山栀垂。

火流金铄锦袄子,霜降木落玉面狸。

猪耳蕈供黄粟饭,猫头笋煮红豆糜。

泉声鸟语和音乐,山翁乐处无人知。

(0)

望远行

十二屏山曲曲遮。秋色去应赊。黄绵袄子落檐牙。

岭上北枝花。寒雪霁,鹔鹴轻。水沉一缕凄清。

床头蟋蟀久无声。那得重看鹤氅行。

冷逼鸳鸯瓦,呵手破香橙。

(0)

山村即景·其一

兰衢侵晓点繁霜,马上羊裘尚觉凉。

日出旋烘一谷暖,黄绵袄子遍田庄。

(0)

五言白话诗·其二十二

身如内架堂,命似堂中烛。

风急吹烛灭,即是空堂屋。

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

中心禳破毡,还将布作里。

清贫常使乐,不用浊富贵。

白日串项行,夜眠还作被。

(0)

斸蕨行

清晨上南坂,芜草深没腰。

黄云冒山起,雪花零乱飘。

雪子穿棕笑,雪花漫棕衣。

飘衣湿尚可,悬愁空筐归。

土皮滑白斸断柄,短茎泥重淘寒井。

黄茅盖头雪侵领,奋椎力尽刚过颈。

绵绵咽咽声可怜,阿儿涕堕牵丝饼。

流泉浑浑浊如蓝,朦胧犹见伶仃影。

伶仃相扶过眼前,黄绵袄子雀儿毡,梦里春光快活天。

君不见马槽□□□东去,雪花洒血痕丹鲜。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