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拙荆 zhuōjīng
[my wife] 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恰才与拙荆一道来间壁岳庙里还乡愿。——《水浒传》
- 近义词
山荆、山妻、内人、内子
- 英文翻译
1.[旧; 谦] my wife
- 详细解释
东汉 隐士 梁鸿 的妻子 孟光 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见《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列女传》。后因以“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宋 阳枋 《通夔守田都统札子》:“未审学生可乞假一会 涪 上否?盖拙荆未祔先塋,欲议归藏,此愿才毕,当伏謁戟辕,致九顿之谢。”《水浒传》第七回:“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 岳庙 里还香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遂有妇人出拜,年可四十餘。翁曰:‘此拙荆。’公揖之。”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拙荆的意思: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开办的舞会,请帖上虽写的茶点招待,其实是预备了一点酒菜。”参见“ 荆妻 ”。
- 基本含义
- 形容才能低下或做事笨拙。
- 使用场景
- 拙荆一词常用于形容个人才能低下或做事笨拙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学习成绩不好、技能低下、行动不灵活等情况。例如,他在学校成绩一直很差,真是拙荆不堪。
- 故事起源
- 拙荆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隐公十年》。故事中,齐国有个叫荆轲的人,他是个聪明而且有才华的人,但是他却因为一次失败的行动而被人误会成了笨拙的人。后来,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决定刺杀秦王。然而,在行刺的过程中,他被秦王的卫士发现并杀死。由于这个故事中的荆轲在行动中显得笨拙,所以人们就用“拙荆”来形容才能低下或做事笨拙的人。
- 词语结构
- 拙荆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形容词性的字组成。
- 例句
- 1. 他虽然勤奋努力,但是成绩一直很差,真是个拙荆。2. 这个学生虽然有一些才华,但是在运动方面却显得很拙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拙荆这个成语。可以将拙荆的发音“zhuō jīng”与“愚笨”的发音“yú bèn”进行联想。同时,可以将拙荆的意思与长满刺的植物荆进行联想,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才能、能力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拙荆的理解,例如“庸才”、“愚不可及”等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虽然拙荆一些,但是他很用心。2. 初中生:他在学习上一直很拙荆,需要更多的努力。3. 高中生:他虽然在科学方面有些拙荆,但是在文学创作上很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