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草秽的词语解释
草秽的意思
拼音:cǎo huì    注音:ㄘㄠˇ ㄏㄨㄟˋ
基本解释

亦作“艸秽”。《三国志·吴志·孙晧传》:“ 天璽 元年, 吴郡 言 临平湖 自 汉 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慎无旱耕!须艸生。至可种时,有雨,即种土相亲,苗独生,艸秽烂,皆成良田。”

基本含义
形容品德败坏或行为不端的人。
详细解释
草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草指的是草木,秽指的是污秽、不洁。草秽合在一起表示品德败坏、行为不端的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道德败坏、不择手段、不讲良心的人。
使用场景
草秽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口语和书面语中,用来批评那些不道德、不择手段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或者指那些品德败坏、行为不端的人。
故事起源
草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秋水》篇。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到河边洗澡,突然看到一个人从远处跑来,他的身上沾满了泥土和草叶。庄子问他为什么身上沾满了泥土和草叶,那个人回答说他在逃跑,为了躲避追捕,他不惜穿越草丛和泥地。庄子听后感叹道:“这个人真是草秽!”从此,草秽成为了一个形容品德败坏、行为不端的人的成语。
词语结构
草秽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草”表示不洁、不纯,而“秽”表示品德败坏。
例句
1. 这个政客为了选举竟然不惜使用污蔑和谎言,真是草秽至极。2. 他为了获取利益,竟然背信弃义,真是草秽不堪。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滚进了草丛中,全身都被泥土和草叶弄得很脏,这个人的形象就代表了草秽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道德、品德相关的成语,如“败坏风俗”、“无耻行径”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草秽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欺负同学的人,他真草秽!2. 初中生: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不要做草秽之事。3. 高中生:那个政客的选举手段真是草秽至极,完全没有诚信可言!4. 大学生:社会上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真是草秽不堪!
(0)
诗文中出现“草秽”的诗词

晋鼙舞歌五首·其五明君篇

明君御四海,听鉴尽物情。

顾望有谴罚,竭忠身必荣。

兰茝出荒野,万里升紫庭。

草秽堂阶,扫截不得生。

能否莫相蒙,百官正其名。

恭己慎有为,有为无不成。

暗君不自信,群下执异端。

正直罹浸润,奸臣夺其权。

虽欲尽忠诚,结舌不敢言。

结舌亦何惮,尽忠为身患。

清流岂不洁,飞尘浊其源。

歧路令不迷,未远胜不还。

忠臣立君朝,正色不顾身。

邪正不并存,譬若胡与秦。

胡秦有合时,邪正各异津。

忠臣遇明君,乾乾惟日新。

群目统在纲,众星拱北辰。

设令遭暗主,斥退为凡民。

虽薄共时用,白茅犹可珍。

冰霜昼夜结,兰桂摧为薪。

邪臣多端变,用心何委曲。

便僻顺情指,动随君所欲。

偷安乐目前,不问清与浊。

积伪冈时主,养交以持禄。

言行恒相违,难餍其溪谷。

昧死射乾没,觉露则灭族。

(0)

芸禾吟

芸禾雨苦连,草秽何能蠲。

借问司农者,俱云不得天。

(0)

索居三首·其一

索居非谪地,垂老更穷途。

去住看人意,幽忧赖我无。

小园花草秽,陋巷犬羊俱。

近觉根尘离,忘言日益愚。

(0)

又和夜雨宿村舍

积雨久未阕,岂徒行客忧。

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

方春播殖时,种食皆外求。

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锄耰。

晨薅戴星起,日闇未能休。

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直疑沧海溢,茧栗浮陵丘。

昔时百丈原,汎汎皆挐舟。

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

黍稷沉黄泥,圭合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无以易糠麰。

贩鬻固所昧,敢托市井游。

欲依盗贼群,懦不闲戈矛。

已哉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一身无死所,况为妻儿谋。

之美爱物者,凄然涕沾裘。

一夫有不获,伊尹为深羞。

何当富斯民,比屋囷仓稠。

惜哉禄秩卑,此志终宜酬。

(0)

禺山除草吟示同志

窗前草不除,吾除惟恐后。

不除恶草根,芝兰安得茂。

兰德馨通天,草秽虫蛇薮。

无为无不为,自取为何有。

(0)

索居三首

索居非谪地,垂老更穷途。
去住看人意,幽忧赖我无。
小园花草秽,陋巷犬羊俱。
近觉根尘离,忘言日益愚。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