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 周 吕尚 。 宋 陆游 《怀昔》诗:“悵望 钓璜公 ,英概如可还。”参见“ 钓璜 ”。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用巧妙的方法或手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 详细解释
- 钓璜公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钓”指的是钓鱼,而“璜公”是古代一种用来捕捉鱼类的工具。这个成语比喻用巧妙的手段引诱他人上当受骗,类似于钓鱼时使用璜公来捕捉鱼。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使用巧妙的方法骗取别人的信任或利益。可以用在各种社交场合、商业交易中,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些诈骗行为。
- 故事起源
- 关于钓璜公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战国策·齐策四》中的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公孙龙的人,他非常聪明而且善于权谋。有一天,公孙龙在一条河边钓鱼,他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钓鱼工具——璜公,成功地钓到了很多鱼。这引起了路过的人们的好奇,他们纷纷过来请教公孙龙如何钓鱼。公孙龙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智慧和技巧。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钓璜公”,用来形容人们用巧妙的手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是由两个词组成的,第一个词是“钓”,第二个词是“璜公”。
- 例句
- 1. 这个骗子总是用钓璜公的手法骗取别人的信任。2. 小明被那个商人用钓璜公的手段骗了一笔钱。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钓鱼”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工具来捕捉鱼。这个工具就是“璜公”,而钓鱼的过程就是用巧妙的手段引诱鱼上钩。通过将成语与这个形象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钓璜公”相关的成语,如“钓鱼执法”、“假公济私”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人们使用巧妙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用钓璜公的办法骗了小红的零食。2. 初中生:那个骗子用钓璜公的手段骗取了很多人的钱财。3. 高中生:他们通过使用钓璜公的手法成功地引诱了对方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