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国廪的词语解释
国廪的意思
拼音:guó lǐn    注音:ㄍㄨㄛˊ ㄌㄧㄣˇ
基本解释

国家储粮的仓库。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吴 民既疲於军,困於战,鬭市无赤米之积,国廪空虚,其民必有移徙之心。”《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国廪罕蓄,乏九年之储;吏道多端,微三载之绩。”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粮仓或仓库。
详细解释
国廪是由“国”和“廪”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国廪原指国家的粮仓或仓库,用来储存国家的粮食和物资。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指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物资储备。
使用场景
国廪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国家的财富和资源。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富裕、经济繁荣,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国家财政困难、物资匮乏。
故事起源
国廪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在古代,粮食是国家最重要的物资之一,国家需要有一个专门的仓库来储存粮食和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国廪成为了一个象征国家财富和资源的成语。
词语结构
国廪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国”和“廪”。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国廪充盈,人民生活富裕。2. 这个国家的国廪空虚,人民生活困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国廪”与“国家的财富和资源”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国家的仓库里堆满了丰富的粮食和物资,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国廪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国家的财政制度和粮仓管理制度,以了解更多关于国廪的背景信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国廪里有很多粮食和物资。2. 初中生:国廪充实是一个国家富裕的标志。3. 高中生:国家的国廪空虚,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财政问题。4. 大学生:国廪的充实与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5. 成年人:人民的福祉与国家的国廪密切相关。
(0)
诗文中出现“国廪”的诗词

咏张同知

有颀之英,今德在躬。禁闼清华,鼓舞皇风。

命服鞶组,宠任荐隆。先猷是经,众理贯融。

乃眷江东,临民敬忠。庭诉自简,仓储载丰。

匹马翩翩,霜月在天。勤敢谓劳?

王事系焉,三吴故墟,征赋于田。

有命转输,寄委则专。南风巨艘,平达于幽。

待哺林林,以乐代忧。国廪既充,经费是庸。

侯官南邦,不有其功?

(0)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其七

荆衡此驾轺,封郡去相辽。

国廪矜流衍,农畴喜富饶。

几时无协气,何处不欢谣。

汉室通粮道,论功最后萧。

(0)

减字木兰花·其十壬寅春考一品九年满感述

九年一品。素食真惭糜国廪。七载黄扉。

目断青山未拂衣。忧多先老。只有辞官归即好。

圣主深恩。犬马难忘恋阙心。

(0)

和李艮翁延平山泉韵

忆在延平郡,疑观夔府泉。

分为万家泽,来自九天边。

派别知何日,源深不计年。

千筒如比栉,叠节似联鞭。

劲健山难遏,纤微砭可穿。

驶于河并注,捷剧箭初传。

玉漏长点滴,鲛珠任碎圆。

雨时冲雁断,晴罢复鸡连。

融夜春冰泮,清甘晓露涓。

藤萝频助固,瓜瓞莫形绵。

溅地花长润,飞空日倍鲜。

用虽供甑爨,性本带云烟。

留暑疑无地,为霖绰有天。

沫飘飞絮擘,声动佩环联。

势类虹垂汉,人誇瀑挂川。

笛从王晋弄,笙是女娲编。

蛇青仍夭娇,虬白更蜿蜒。

解涤酆城气,攻参广教禅。

喧令卧转稳,静觉坐能圣。

松阁晨嚣寂,书窗夜听专。

流觞情倍适,瀹茗味尤便。

未饮襟先洁,将吟笔娄湔。

一丝抽沼面,十仞激崖颠。

旱日闻偏误,秋霄思易悬。

旧守谩多事,题诗绝少缘。

无功糜国廪,蔑效在民廛。

有客多才思,心清契涧湲。

长篇极模写,累日慰餐眠。

岂直供三复,仍将写七弦。

唱妍酬匪丽,缄寄兴悠然。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