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赶节令。《列子·力命》:“农赴时,商趣利,工追术,仕逐势,势使然也。”《孔丛子·居卫》:“如农之赴时,商之趣利。”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水利》:“故三代沟澮之法替,而赴时务功,此不可不重也。”
- 基本含义
- 按时、准时到达
- 详细解释
- 赴时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按时履行约定或到达目的地。
- 使用场景
- 赴时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准时到达约定的地点或按时履行约定的事情。这个成语在商务场合、约会、会议等场景中常被使用。
- 故事起源
- 赴时的成语源自于《汉书·张敞传》。张敞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将,他被派去平定叛乱,与叛乱首领约定在某地见面。张敞准时赴约,但叛乱首领却迟到了。这个故事表明了张敞的守时精神,成为了后来形容按时到达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赴时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赴”和名词“时”组成。
- 例句
- 1. 他每天上班都赴时,从不迟到。2. 我们约好了下午两点见面,请务必赴时。3. 这家餐厅的服务员总是赴时地上菜,让人感到很舒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按时赴约”或“准时到达”等意思相关的场景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自己在约会前赶到约定的地点,或者想象自己在重要会议上准时出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时间和准时相关的成语,如“守时”、“准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上学都赴时,从不迟到。2. 初中生:老师说考试要准时到达考场,我们一定要赴时。3. 高中生: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要赴时到达考点,不能迟到。4. 大学生:大学生活需要自己管理时间,要学会赴时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