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逆耳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一些令人不快或不合理的言辞或声音。比如,当听到不公正的判决或不合理的规定时,我们可以说“这个决定真是逆耳啊!”又如,当听到某人说出伤人的话语时,我们也可以用逆耳来形容这样的言辞。
- 例句
- 1. 这个决定真是逆耳啊!2. 他的话让人感到逆耳,完全不合情理。3. 虽然逆耳,但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 反义词
顺耳、中听
- 基本含义
- 指听起来不舒服或不合乎常理的话语或声音。
- 基本解释
◎ 逆耳 nì ěr
[be unpleasant to the ear;grate on the ear] 听起来使人不悦和不能接受
我们要学会听逆耳之言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逆耳相关的成语,例如“逆水行舟”、“逆来顺受”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的话让我感到逆耳,我觉得不公平。2. 初中生:他的建议听起来有点逆耳,不过我还是会考虑一下。3. 高中生:政府的决定真是逆耳,完全没有考虑我们的利益。4. 大学生:这个法律条款真是逆耳,完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 故事起源
- 《周易·系辞上》中有一句话“逆之者,存乎其间也”,意为相反的声音是存在于其中的。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成语“逆耳”,用来形容一些令人不悦的声音。
- 英文翻译
1.be unpleasant to hear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逆耳”与“不舒服的声音”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自己听到逆耳的声音时,会感到不舒服或不悦。
- 词语结构
- 逆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的“逆”和“耳”分别代表相反和听觉。
- 详细解释
刺耳;不顺耳。《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 宋 苏轼 《杭州谢放罪表》之一:“伏念臣早缘刚拙,屡致忧虞,用之朝廷,则逆耳之奏形于言;施之郡县,则疾恶之心见于政。”《红楼梦》第三二回:“ 宝玉 听了,大觉逆耳。” 叶圣陶 《倪焕之》三:“父母正在欣慰,儿子有相当的职业了,当然不好说出逆耳的话伤他们的心。”
- 近义词
从邡、难听、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