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和氏的词语解释
和氏的意思
拼音:hé shì    注音:ㄏㄜˊ ㄕㄧˋ
基本解释

(1). 楚 人 卞和 (又称 和氏 )得玉璞于 楚 山中,奉而献之 厉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认之,均曰:“石也。”以诳欺罪,被刖去两足。后又献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以“和氏”指识才之士。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后识焉。”
(2).指怀才不遇之人。 唐 刘得仁 《送友人下第归省》诗:“莫将 和氏 泪,滴著 老莱 衣。”
(3).借指美玉。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汉 扬雄 《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参见“ 和氏璧 ”。
即 和氏 。《吕氏春秋·异宝》:“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汉书·叙传上》:“宾又不闻 龢氏 之璧韞於 荆 石, 随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参见“ 和氏 ”。

基本含义
和氏指的是和氏璧,也称为和氏璧玉,是中国古代传世的一件珍贵玉器,象征着和平、团结和协调。
详细解释
和氏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宝,由和氏石制成,外形圆形扁平,中间有一个方孔。和氏璧的制作非常精细,玉石质地坚硬,色泽温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和氏璧的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和氏石,相传是一种能够消除争斗、带来和平的神奇石头。
使用场景
和氏常用于形容人们和睦相处、和谐共事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国家、地区或社会的和平与团结,也可以用来形容人际关系的和睦和融洽。
故事起源
和氏璧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和氏璧最初属于中国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公子重耳。重耳被迫流亡,途中被一位名叫和氏的妇人相救,后来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为了帮助重耳回国复位,和氏将自己的璧玉偷偷送给重耳,重耳以此赢得了各国的支持,最终成功回到了郑国并成为国君。这个故事表达了和氏璧所象征的和平与团结的寓意。
词语结构
和氏璧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和”和“氏”。
例句
1. 他们的合作就像是和氏璧一样,相互支持、和谐共事。2. 这个社区的居民关系非常和睦,真可谓是和氏之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和氏璧”与和平、团结、协调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和氏璧的圆形和方孔代表着和谐共处的圆满和方方面面的协调。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和氏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和价值。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和平、团结和协调相关的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们都很友好,就像是和氏璧一样,没有争吵和打架。2. 初中生:和氏璧是中国古代的珍宝,它代表着和平与团结,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的环境。3. 高中生:和氏璧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4. 大学生及以上:和氏璧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它象征着和平与协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0)
诗文中出现“和氏”的诗词

赠徐干诗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閒。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

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璠玙美,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

(0)

九叹·其五惜贤

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

声嗷嗷以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

拨谄谀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荡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

怀芬香而挟蕙兮,佩江蓠之婓婓。

握申椒与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

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㠁嵯。

扬精华以眩耀兮,芳郁渥而纯美。

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芳若兹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驱子侨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渊。

若由夷之纯美兮,介子推之隐山。

晋申生之离殃兮,荆和氏之泣血。

吴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

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

欲俟时于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妄周容而入世兮,内距闭而不开。

俟时风之清激兮,愈氛雾其如塺。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心懭悢以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望高丘而叹涕兮,悲吸吸而长怀。

孰契契而委栋兮,日晻晻而下颓。

叹曰:江湘油油长流汨兮。挑揄扬汰荡迅疾兮。

忧心展转愁怫郁兮。冤结未舒长隐忿兮。

丁时逢殃可奈何兮。劳心悁悁涕滂沱兮。

(0)

送友人下第归觐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岳雨连河细,田禽出麦飞。

到家调膳后,吟苦落蝉晖。

(0)

赠四明袁生廷玉

和氏善相玉,楚人乃失之。

后王不深谅,空沉沙与泥。

方歅善相马,秦穆犹见疑。

向无孙阳识,终与驽骀齐。

人生穷达在用舍,吕公许负将何为。

君不见淮阴饿隶封侯面,沛公不遇仍贫贱。

又不见新丰孤客人莫顾,可怜未入常何荐。

英雄不用则为鼠,燕颔虎头何足羡。

袁生炯炯双瞳方,走马能识人中王。

如何不带食肉相,一生奔走须眉苍。

由来目睫不自见,何必借取青铜光。

生云富贵不足取,我欲玩世聊徜徉。

昔年夏统在京洛,不说姓名惟卖药。

眼中不见贾侍中,小海歌阑风雨作。

生乎生乎如其人,飘然东归东海滨。

倘过鉴湖逢贺监,为报山人行乞身。

(0)

七谏·其三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㠁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人御于床第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0)

孤石

迥若千仞峰,孤危不盈尺。

早晚他山来,犹带烟雨迹。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