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小苏的词语解释
小苏的意思
拼音:xiǎo sū    注音:ㄒㄧㄠˇ ㄙㄨ
使用场景
小苏一词常用于形容人或物的精致、细腻之处。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服饰或手工制品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一幅画、一首诗或一件艺术品等。
例句
1. 她穿着一身小苏的衣服,看起来非常精致。2. 这幅画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小苏,让人赏心悦目。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物小而精巧、细致。
基本解释

(1).稍获苏息。 宋 陆游 《书喜》诗:“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
(2).称 宋 苏辙 。 宋 苏洵 与其子 苏轼 、 苏辙 并有文名,世称 洵 为 老苏 , 轼 为 大苏 , 辙 为 小苏 。 明 袁宏道 《由天池逾含嶓岭至三峡涧记》:“当余初趋 江州 时, 謫仙 之飞瀑, 小苏 之三峡涧,已奔注吾胸,如与阔友期将至。” 郁达夫 《寄曼陀、养吾市师》诗:“却缘家有 元方 在,赢得人间説 小苏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小苏”相关的成语,例如“小巧玲珑”、“小巧玲珑”等。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精巧和细致的成语,拓宽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有一个小苏的玩具熊,它非常可爱。2. 小学生:她的书包很小苏,里面装不了很多东西。3. 初中生:这幅画的线条处理得非常小苏,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4. 高中生:她的手工作品非常小苏,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精致。通过这个学习指南,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小苏”,并且通过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进一步提升你的语言能力。
故事起源
小苏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相传,唐代画家顾恺之在画《女史箴图》时,他用细小的画笔精心描绘女子的面部和服饰,使得画中女子的形象非常精致。后来,人们就用“小苏”来形容这样的细腻精致之作。
记忆技巧
可以将“小苏”与精致的物品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或一幅精美的画作。通过将这些物品与成语形象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小苏是一个由“小”和“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小”表示大小,指事物的尺寸较小;“苏”表示精巧、细致。这个成语形容人或物小巧精致,细节处理得很好。
(0)
诗文中出现“小苏”的诗词

书喜二首·其二

十月东吴草未枯,村村耕牧可成图。

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

家塾竞延师教子,里门罕见吏徵租。

老昏不记唐年事,试问元和有此无。

(0)

喜雨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

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

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

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0)

送新四川茶马

庆元二年春,有诏来自东。

曰东川漕臣,忧国尽变通。

东川十五郡,连年岁不丰。

国计仅以足,民力几穷空。

赖兹经纶手,调护遂奏功。

曰维榷牧司,有言惊圣聪。

咨尔予漕臣,佥言尔惟忠。

往哉其抚事,惟和惟其中。

蜀人闻天书,喜气如春风。

窃思斟酌权,大概不可穷。

在昔元祐间,委付失狂童。

苞苴肆分行,锥刀到心胸。

小苏抗章论,大苏以诗攻。

至今百世下,得失烂如烘。

明公冰霜姿,材业尤雄雄。

剸割一指间,妙用付天工。

鸟兽虽无知,好恶人则同。

觌德自来驯,遇暴辄兴戎。

从兹三边人,稽首不敢凶。

蜀人愿公留,天子将思公。

谓公曰还归,其以来年冬。

(0)

兵后绩溪道中

古道缘流水,寒郊带断烟。

稀疏鸦种麦,羞涩女耕田。

人事休兵后,秋怀落木前。

小苏遗翰墨,今古一山川。

(0)

海南风景

南荒千里尽王疆,四顾天连海色苍。

二郡舆图兴自汉,五州编户盛于唐。

故家大半来中土,厚产偏多起外庄。

弦诵声繁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

(0)

赠小苏

昔日闻苏小,今朝见小苏

未知苏小貌,得似小苏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