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粽子 zòngzi
[glutinous rice dumpling;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 一种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食品,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以粽子为端午节食品。又叫“角黍”
- 英文翻译
1.zongzi; 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
- 详细解释
一种用竹叶或苇叶等裹米,扎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食品。相传 屈原 投 汨罗江 后, 楚 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以粽子为端午节食品。《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 绍兴 十一年间, 高宗皇帝 母舅 吴七郡王 ,时遇五月初四日,府中裹粽子。”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她的 北平 变了样子:过端阳节没有樱桃,桑葚与粽子!”
- 基本含义
- 粽子是一种中国传统食物,由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在竹叶或者芦苇叶中蒸煮而成。在成语中,粽子常常被用来比喻团结、和睦以及亲情。
- 使用场景
- 粽子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家庭、社会、国家等不同层面的团结和亲情。可以在家庭聚会、团队合作等场合中使用。
- 故事起源
- 粽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因被人陷害而投江自尽。当地的渔民们非常敬爱屈原,为了防止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他们划着船在江上撒下了许多粽子,以吸引鱼虾,以此来保护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端午节都会包粽子并投入江中。
- 词语结构
- 主体词“粽子”与它所比喻的对象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用以比喻人们之间的团结、和睦和亲情。
- 例句
- 1. 他们就像一只只粽子,紧密地团结在一起。2. 这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像粽子一样,互相关心和支持。3. 在困难面前,大家团结起来,像粽子一样紧密合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端午节、家庭聚会、团队合作等相关联,以及想象粽子的形状和口感,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和其他与粽子相关的成语,可以进一步拓展对粽子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就像一盒粽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我们在一起很开心。2. 初中生:我们的家庭就像一团粽子,亲人们彼此关心和支持,让我觉得很温暖。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团结起来像粽子一样,共同克服困难,取得了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