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老年人因年老体衰而行动不便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老人行动缓慢、需要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来行走。
- 例句
- 1. 奶奶年纪大了,走路都要靠着桑节杖。2. 爷爷上山虽然慢,但是手里的桑节杖从未离开过。
- 基本含义
- 指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 基本解释
带节的桑木手杖。 唐 王绩 《被召谢病》诗:“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年老体衰相关的成语,如“蓬头历齿”、“白发苍苍”等,以扩大自己的成语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走路需要用桑节杖。2. 初中生:那位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从不使用桑节杖,依然很健康。3. 高中生:岁月不饶人,老师的步履渐渐变得缓慢,他开始使用桑节杖来行走。
- 故事起源
- 成语“桑节杖”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文选·王僧虔集序》中。当时,王僧虔在序言中写道:“吾家老翁,衰老日甚,临终之际,赖一杖而行。”这句话中的“一杖而行”即可理解为使用拐杖来行走。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成语“桑节杖”,用来形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老体衰的人,手里拿着一根拐杖,边走边支撑着自己,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忆“桑节杖”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桑节杖是由“桑”和“节杖”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桑”是指桑树,而“节杖”则是指拐杖。成语中的“桑节杖”用来形容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