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粗野;庸俗。 晋 左思 《魏都赋》:“非鄙俚之言所能具。” 唐 孟棨 《<本事诗>序》:“拙俗鄙俚,亦有不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然其词鄙俚,殆可笑噱。” 鲁迅 《热风·随感录十七》:“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哂之者也。’”
(2).指粗俗的人。《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太祖 遂为 魏公 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凡诸云云,皆出自鄙俚。”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鄙俚重之,以为异饌也。”《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而其事出鄙俚,皆当时家人女子传习所见。”
- 近义词
卑鄙、鄙俗、粗俗、俗气、庸俗
- 反义词
高雅
- 英文翻译
1.[书] vulgar; crude; coarse; philistine
- 基本含义
- 指粗俗庸俗,低级趣味。
- 详细解释
- 鄙俚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言行粗俗、庸俗,缺乏高雅品味的人或事物。它表示一种低级趣味,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水平。
- 使用场景
- 鄙俚一词常用于批评某些人或事物的低俗行为或言论,以表达对其不满或不赞同。在正式场合或文化交流中,使用鄙俚一词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恰当的,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
- 故事起源
- 鄙俚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其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鸿雁》中的一句诗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其中,“肃肃”一词被解释为“庄重”的意思,而与之相对的就是“鄙俚”,形容了一种粗俗庸俗的形象。
- 词语结构
- 鄙俚由两个形容词组成,形容词“鄙”表示粗俗低劣,形容词“俚”表示庸俗不雅。
- 例句
- 1. 这个节目的内容太鄙俚了,完全没有文化内涵。2. 他的言行举止十分鄙俚,毫无教养可言。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鄙俚的发音与“笔里”进行联想,表示粗俗低劣的东西就像是从笔里流出来一样,不雅而庸俗。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鄙俚相关的成语,如鄙夷、鄙视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话太鄙俚了,听了让人觉得不舒服。2. 初中生:这个电影的剧情太鄙俚了,看了一点都不好笑。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太鄙俚了,完全没有绅士风度。4. 大学生:这篇文章的观点太鄙俚了,缺乏深度和思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