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录入名册。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可怜俱未识君王,军府抄名被驱遣。”
- 基本含义
- 指抄袭别人的名字或称号,冒充他人身份。
- 详细解释
- 抄名是由“抄”和“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抄,即抄袭、模仿;名,指名字或称号。抄名的含义是指通过抄袭他人的名字或称号,来冒充他人的身份,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或谋取他人的同情。
- 使用场景
- 抄名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文化讨论中,用来形容某人冒充别人的身份,以谋取私利或欺骗他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抄名的故事起源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些奸诈狡猾的人物惯用的手段。他们通过抄袭他人的名字或称号,来伪装成正直善良的人,以获取自己的私利。
- 词语结构
- 抄名是一个动宾短语,由“抄”和“名”两个字组成。其中,“抄”为动词,意为抄袭;“名”为名词,指名字或称号。
- 例句
- 1. 他抄名冒充了我,让我陷入了困境。2. 这个骗子总是利用抄名的手段来骗取别人的信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抄名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抄袭别人的名字时,他的手在抄写的过程中不断颤抖,表达出他内心的不安和欺骗的行为。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抄名相关的成语,如“抄袭”、“仿冒”,可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抄名冒充了班长,却被老师发现了。2. 初中生:那个学生抄名参加比赛,结果被淘汰了。3. 高中生:他利用抄名的手段骗取了别人的信任,最后被揭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