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駴俗”。震惊世俗。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三:“智人不骇俗,同朝皆用事。”《明史·陈潜夫传》:“家贫落魄,好大言以駴俗。”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铭》:“虽士之修身洁行,非以謏闻而骇俗,不吾知则亦已矣。”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直抒所见,虽多骇俗之论,而毅然不顾,此真有契于四依之真諦矣。”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过于庸俗,令人感到震惊和不屑。
- 详细解释
- 骇俗是指某种事物或行为过于庸俗,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观念,使人感到震惊和厌恶。这个成语强调了庸俗行为的极端性质,以及对这种行为的强烈反感。
- 使用场景
- 骇俗一词常用于谈论一些过于庸俗或低俗的事物或行为,如低级的笑话、庸俗的艺术作品、浅薄的言论等。它可以用来批评和嘲笑那些对社会道德漠视的行为和态度。
- 故事起源
- 目前尚无关于骇俗成语起源的确切故事或传说。骇俗这个词汇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明代,但具体的成语形式和含义可能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
- 词语结构
- 骇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骇”表示震惊,引起不安和厌恶的意思;“俗”表示庸俗,违背社会道德观念的意思。
- 例句
- 1. 这部电影的剧情和对话太骇俗了,完全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2. 他的穿着和言行都非常骇俗,让人难以接受。3. 这个节目的内容太骇俗了,完全没有教育意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骇俗”这个词与庸俗的事物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幅庸俗的画面,如低俗的娱乐节目或庸俗的服装。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鄙俗”、“低俗”等,以扩展对庸俗行为和态度的理解。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和礼仪的重视,以及如何避免庸俗行为和思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话太骇俗了,一点都不好笑。2. 初中生:那个电视剧的剧情非常骇俗,完全没有真实性。3. 高中生:这首歌的歌词太骇俗了,毫无艺术价值可言。4. 大学生:这个时尚品牌的广告太骇俗了,完全没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