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谏正的词语解释
谏正的意思
拼音:jiàn zhèng    注音:ㄐㄧㄢˋ ㄓㄥˋ
使用场景
谏正常用于形容对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进行批评、规劝或者劝告的行为。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忠诚正直的人,他们不畏权势,勇敢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例句
1. 他勇敢地谏正了领导的错误决策。2. 这位大臣以谏正名言,使国家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基本含义
指劝谏君主、上级或者他人改正错误、遵循正道的行为。
基本解释

谏诤;规劝。《汉书·鲍宣传》:“ 唐林 数上疏諫正,有忠直节。”《后汉书·张酺传》:“ 张酺 前入侍讲,屡有諫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著名谏臣,如岳飞、李时中等,了解他们的谏言和事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们应该谏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帮助他们成长。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纪律委员,我要勇敢地谏正同学们的违纪行为。3. 高中生:我们应该谏正政府的不公平政策,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平等。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谏正社会不公和不合理的现象。
故事起源
谏正这个成语源于《汉书·王莽传》。汉朝末年,王莽篡位称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当时,有一位名叫王鳞的官员,他勇敢地向王莽谏言,告诉他这些改革措施不利于国家和民众。尽管王鳞最终被王莽拒绝并杀害,但他的行为成为了后人称赞的楷模,也使得谏正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谏正”与“劝谏正道”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多阅读相关的故事和例句,加深对谏正的理解和记忆。
词语结构
谏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谏”和形容词“正”组成。
详细解释
谏正是由“谏”和“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谏指劝谏、规劝,正指正确、正道。谏正的基本含义是指劝谏君主、上级或者他人改正错误、遵循正道的行为。谏正强调在适当的时候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以促进事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0)
诗文中出现“谏正”的诗词

太白昼见

煌煌太白生东方,追逐残月生光芒。

太阳中天不肯藏,过午一点犹微茫。

太史占之此何祥,咸忧兵起人流亡。

金行用事多灾伤,大风地震水旱蝗。

有一于此宜预防,杂然并见何以当。

臣言天意未可量,滔天赤地兴尧汤,偃禾拔木悟成王。

宋景一言国乃昌,灾异不作忧楚庄。

吾皇修德应彼苍,去谗远佞任忠良。

推诚纳谏正纪纲,内修政事仍外攘。

誓雪国耻还封疆,强虏当弱吾当强。

天戒为福非为殃,愿勿徒以虚文禳。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