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却有欺骗性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人的行为、言辞或事物的外观等。
- 例句
- 1. 他的外表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山矾。2. 这个产品外包装精美,但是质量却是山矾。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虽然外表华丽,但实际上却是伪装的,具有欺骗性。
- 基本解释
(1).花名。常绿灌木。春开白花,芳香。 宋 黄庭坚 《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诗序》:“江湖南野中有一种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号为郑花。 王荆公 尝欲求此花栽,欲作诗而陋其名,予请名曰山矾。野人采郑花叶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名山矾。” 宋 杨万里 《万安出郭早行》诗:“玉花小朵是山矾,香杀行人只欲颠。”
(2).代指弟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七:“黄梅淡冶山矾靚,犹及双清好到家。”此以黄梅、山矾两花代指 龚氏 二子 橙 (兄) 陶 (弟)。参见“ 山矾弟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花枝招展”、“锦上添花”等,来增加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外表很漂亮,但是她的心里却是山矾。2. 初中生:这个商家的广告很夸张,可能是山矾。3. 高中生:他的演讲虽然动听,但是我觉得是山矾。4. 大学生:这个产品的宣传很夸张,可能是山矾。5. 成人:他的言辞虽然动人,但是我觉得是山矾。
- 故事起源
- 山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芮良夫传》中。芮良夫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贪污受贿,但却装作一副正直的模样,所以被人们形容为“山矾”。
- 英文翻译
1.【医】 Sylnplocos caudata Wall.; Sylnplocos prunifolia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山矾这种植物外表美丽但有毒的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外表漂亮的植物,但却是有毒的,表示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好,但实际上却是伪装的。
- 词语结构
- 山矾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山矾是一种用来染色的植物,它的外表鲜艳美丽,但实际上对人体有毒。因此,山矾成语比喻事物外表看起来好看,但实际上却不可信赖,具有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