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砚台 yàntai
(1) [inkstone] 同“砚
(2) ”
- 英文翻译
1.inkstone; inkslab
- 详细解释
磨墨的文具。 唐 皮日休 张贲 等《药名联句》:“鸓鼠啼书户,蜗牛上砚臺。”砚,一本作“ 研 ”。 元 姚燧 《阳春曲》:“墨磨北海乌龙角,笔蘸南山紫兔毫,花笺铺展砚臺高。”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因是于行囊之外,转得吾父所遗图书、砚臺、笔筒数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你老人家是想当陪房丫头一块嫁过去,好成天给人家端砚台拿纸啊,还是给人家铺床迭被到了晚上当姨老爷啊?”
- 基本含义
- 砚台是中国古代用于研磨墨汁的工具,也是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使用场景
- 砚台在中国书法和绘画中被广泛使用。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品。砚台常常被视为文人雅士的象征,代表着文化和学问的传承。
- 故事起源
- 砚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砚台最早出现在中国商代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传说中,商代时期的贤人文王曾在一座山洞中发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他将其带回家,并将其用作研磨墨汁的工具。从那以后,砚台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词语结构
- 砚台是一个名词,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 例句
- 1. 他的书法水平很高,每天都会坐在桌前,用砚台磨墨汁。2. 这个砚台是我从老师那里买的,非常珍贵。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砚台与书法或绘画相关联,想象自己在使用砚台磨墨汁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词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中国书法和绘画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砚台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他与砚台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砚台磨墨汁写字,感觉很有趣。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砚台的历史和制作过程。3. 高中生:砚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