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重读的词语解释
重读的意思
拼音:zhòng dú    注音:ㄓㄨㄙˋ ㄉㄨˊ
基本解释

◎ 重读 zhòngdú
[stress] 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的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重读音节

详细解释

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再读,重新阅读。 宋 陈造 《谢朱宰借船》诗:“相过重读《借船帖》,我自卢胡君絶倒。” 丁玲 《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最近,我又重读了《多馀的话》。”

基本含义
指在读音或语调上加重某个音节或词语,以突出强调的作用。
使用场景
重读常用于演讲、朗诵、戏剧表演等需要突出语言表达的场合。在日常交流中,重读也可以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者强调某个观点。
故事起源
重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在古代的韵文诗歌中,重读常用于突出某个字句的意义,增强表达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重读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于汉语中。
词语结构
重读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重”是形容词,表示加重的意思,“读”是动词,表示读音或语调。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
例句
1. 他在演讲中特意重读了这个词,以突出其重要性。2. 她的声音在朗诵中重读了每个字,让人印象深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重读”与强调、突出等意义相关的形象联想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用力加重声音读出某个字,以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者强调某个观点。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修辞手法相关的成语,如“夸张”、“反问”等,以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重读了这个字,我们都明白它的意思了。2. 初中生:我在演讲比赛中特意重读了这个句子,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3. 高中生:他的声音在朗诵中重读了每个词,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4. 大学生:在论文中,我特别重读了这个概念,以突出其重要性。以上是关于成语“重读”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重读”的诗词

答郑即翁

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

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

春风门巷杨花后,旧国山河杜宇时。

一种闲愁无著处,酒醒重读寄来诗。

(0)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夜,一点窗灯欲灭时。

(0)

游边感怀二首·其二

兄弟江南身塞北,雁飞犹自半年馀。

夜来因得思乡梦,重读前秋转海书。

(0)

瑶华

香销酒力,灯剪秋心,把瑶华重读

佳人清怨,金雁语、纤手七条寒玉。

蘼芜采采,想日暮、空山芳躅。

记梦痕如水愁多,烟外岫蛾凝绿。

中年我已销魂,正窈窕无言。罗袖吹竹。

凌波步小,仙佩响、谁在红阑千曲。

洞箫按罢,算只有、双鬟能续。

正月明瘦影横斜,今夜翠禽啼足。

(0)

烧香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

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

微见五云散,閒消半日长。

旧书重读罢,风味更悠扬。

(0)

题太平天国战史·其四

帝子雄图浑梦幻,小原文献已无征。

我来重读太平史,十丈银釭焰影沈。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