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朔气的词语解释
朔气的意思
拼音:shuò qì    注音:ㄕㄨㄛˋ ㄑㄧˋ
使用场景
朔气一词常用于描述初冬季节的气候变化。可以用来形容寒冷的天气,也可以用来描述进入冬季的感觉。
例句
1. 初冬的朔气让人感到格外寒冷。2. 外面的朔气透骨,记得多穿一些衣服。3. 朔气渐渐浓厚,预示着冬天的临近。
基本含义
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基本解释

◎ 朔气 shuòqì
[cold] 寒气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季节和气候相关的成语,如“春风吹又生”、“夏日炎炎”和“秋高气爽”等,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晨的朔气很冷,我穿了厚厚的羽绒服。2. 初中生:初冬的朔气刺骨,我喜欢在家里喝热汤暖暖身子。3. 高中生:朔气渐浓,校园里的树叶开始变黄,冬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
故事起源
朔气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气象观测和农耕文化。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来预测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时间。朔气作为一个表示农历十月初寒冷气候的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观察和认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农历和季节变化相关的记忆点来记忆朔气这个词语。想象初冬季节的寒冷天气,同时联想农历十月初的意义,帮助记忆朔气的含义。
词语结构
朔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气指的是气温。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详细解释

(1).北方之寒气。《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唐 骆宾王 《夕次蒲类津》诗:“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宋 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宿雾纷纷度城闕,朔气凛凛吹衣裘。” 清 唐孙华 《春雨》诗:“尚餘朔气留葭管,终待和风变柳条。”
(2).节气。《周礼·春官·太史》“正岁年以序事” 唐 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 承天 法,日月五星,各自有元,交会迟疾,亦竝有差,裁得朔气合而已。”
(3). 北朝 的气势。《宋书·恩倖传·徐爰》:“中兴造创,资储未积,是以齐斧徘徊,朔气稽扫。”
(4).指北方人的气质。 陈衍 《元诗纪事·嘲许敬仁》:“盖 敬仁 颇尚朔气,习国语,乘怒必先以阿剌花剌等叱人。”

(0)
诗文中出现“朔气”的诗词

汉地

汉地文书密,胡天岁月深。

但高苏武节,不察李陵心。

过雁西风急,荒台朔气沉。

同生不同恨,万里一沾襟。

(0)

夕次蒲类津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0)

大唐中兴颂歌

昔在唐天宝,禄山反范阳。

天子狩蜀都,贼兵入西京。

肃宗起灵武,国势重恢张。

二载收长安,銮舆迎上皇。

小臣有元结,作诗颂大唐。

欲令一代典,风烈追宣光。

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

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书过泗亭碑,文匹淮夷雅。

留此系人心,枝撑正中夏。

先公循良吏,海内推名德。

驱马复悠悠,分符指南极。

遐眺道州祠,流览浯溪侧。

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

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

携此一纸书,存之贮青箱。

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

天运有平陂,名迹更存亡。

宝弓得堤下,大具归西房。

旧物犹生怜,何况土与疆。

却念蒸湘间,牧骑已如林。

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嵝大禹迹,万木生秋阴。

一峰号回雁,朔气焉得侵。

恐此浯厓文,苔藓不可寻。

藏之箧笥中,宝之过南金。

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

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音。

(0)

腊日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0)

悲哉行

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

差池燕始飞,夭袅柳始荣。

灼灼桃悦色,飞飞燕弄声。

檐上云结阴,涧下风吹清。

幽树虽改观,终始在初生。

松茑欢蔓延,樛葛欣蔂萦。

眇然游宦子,晤言时未并。

鼻感改朔气,眼伤变节荣。

侘傺岂徒然,澶漫绝音形。

风来不可托,鸟去岂为听。

(0)

塞下曲·其三

黄河冰厚马横行,朔气棱棱古铁明。

恨杀夜来风雪紧,匈奴逃出受降城。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