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才质行为。《韩诗外传》卷五:“材行反时者,死之无赦,谓之天诛。是王者之政也。” 宋 曾巩 《送丁琰序》:“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
- 基本含义
- 材行指人才和品行,表示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
- 详细解释
- 材行是由“材”和“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材”指人的才能和能力,“行”指人的品行和道德。材行表示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有才干,还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
- 使用场景
- 材行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评价人才时常用。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培养自己的才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修养和道德。
- 故事起源
- 材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鲁国有一位叫材官的人,他才能出众,但品行却很差。后来,他被贬为材官,意味着他的才能得到了限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行同样重要,不能只看重才能而忽视品行。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材 + 行
- 例句
- 1. 他的材行都非常出色,是公司的得力干将。2. 这位运动员不仅有过人的材能,而且品行端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两个平衡木上,一个平衡木代表“材”,另一个代表“行”。只有两个平衡木都平衡,才能够站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成语,比如“材优行怪”、“行若无恶”,来丰富对于才能和品行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材行都很好,是我们班的班长候选人。2. 初中生:我觉得材行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两个方面。3. 高中生:老师常常强调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材行,不仅要有才能,还要有良好的品德。4. 大学生及以上:在求职时,一个人的材行往往是雇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