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坚持原则、不偏离规矩的态度和行为。可以用来表达对于纪律、规章制度的重视,以及对于保持秩序和正常运行的追求。
- 例句
- 1. 他一直持纲不丢,不被诱惑所动摇。2. 这个团队在工作中始终持纲守纪,效率很高。
- 基本含义
- 保持原则、坚守纲纪。
- 基本解释
抓住纲领;执持政纲。 汉 黄香 《九宫赋》:“握璇璣而布政,总四七而持纲。”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献李仆射》诗:“视草丝纶出,持纲雨露悬。” 明 陈子龙 《直言祸乱之源疏》:“夫王者之道,执简而御繁,持纲而举目,任人而已。”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纪律、原则相关的成语,如“守纪律”、“遵守规章制度”等,以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在学习上持纲守纪,不偷懒。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学生干部,我们要带头持纲守纪,做好榜样。3. 高中生:高考临近,我们要持纲守纪,严格按照考试规则进行备考。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持纲守纪,合理安排时间,不荒废学业。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持纲守纪,遵守职业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莽时期,有一个官员在一次宴会上喝醉了酒,回到家中后,他拿着个灯笼在家里乱走,将家具打翻,摔倒在地上。他的妻子见状,惊慌失措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是为了看看灯笼的光亮。”这个故事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追求形式而忽视实质的人,也可以用来讽刺那些不遵守规章制度、不守纪律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持纲”与坚持原则、守纪律的意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根纲绳,表示他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原则,不偏离规矩。
- 词语结构
- 持纲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动词“持”和名词“纲”组成。
- 详细解释
- 持纲意为坚持原则,守纪律,不偏离规矩。它强调在各种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