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极言的词语解释
极言的意思
拼音:jí yán    注音:ㄐㄧˊ ㄧㄢˊ
使用场景
极言常用于形容言辞激烈的争论、辩论、批评或挑衅的场合。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言辞上过于尖锐,不顾忌他人感受。
例句
1. 他对我的批评言辞极言,让我感到非常受伤。2. 在辩论中,他总是极言攻击对方,不给对方任何回旋的余地。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极端、言辞激烈、过激。
基本解释

(1).竭力陈说。《礼记·礼运》:“ 言偃 復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 吴玠 、 郭浩 极言虏锋方鋭,且当各守其地,掎角相援,待其弊乃可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臣 白居易 等群起反对,极言宦官不得作兵马统帅。”
(2).谓直言规劝。《吕氏春秋·先识》:“臣闻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士。”《后汉书·明帝纪》:“羣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宋 王安石 《张君墓志铭》:“往往能极言之无所忌。”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君拜极言疏,夜半片纸出。”
(3).指直言规劝的言辞。《吕氏春秋·直谏》:“当此时也, 桓公 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
(4).谓夸大其辞。《太平广记》卷四三六引 唐 李隐 《潇湘录·于远》:“老母怒曰:‘君若留此马,必有祸发。’ 远 因亦怒老母之极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近代者》:“ 松 ,丞相 奇章公 表甥,然公不荐。因 襄阳 大水,﹝ 松 ﹞遂为《大水辨》,极言诽谤。”
急忙告诉。《新五代史·杂传·郑珏》:“ 明宗 幸 汴州 ,六军家属自 洛 迁 汴 ,而 明宗 又欲幸 鄴都 ,军士愁怨…… 赵凤 极言於 安重诲 , 重诲 惊惧,入见 明宗 切諫,乃詔罢其行。”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言简意赅”、“言之凿凿”等来拓展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真是极言,把老师都吓到了。2. 初中生:他的评论言辞过于极言,引起了很多争议。3. 高中生:这篇文章批评的言辞极言,但却揭露了社会的问题。4. 大学生:在辩论中,他的辩护言辞激烈,极言攻击对方的观点。
故事起源
极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上极言,下无怨”。这句话意思是上级发表极端的言论,下级不会有怨言,表示上级有权力、有地位,下级只能听从。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言辞激烈、过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极端”或“尖锐”等相关词汇联系起来记忆,形成联想。
词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详细解释
极言是指言辞激烈、过激,用词过于尖锐,不顾忌他人感受。这个成语形容说话态度强硬、直截了当,不留情面,常常带有批评、讽刺或挑衅的意味。
(0)
诗文中出现“极言”的诗词

用无斁八弟永城相迎韵寄怀

平生殚千金,术似刘累僻。

春风九轨道,无我迷阳迹。

呼来著冠紞,野貌不改昔。

易衣怜介弟,犹有布一尺。

身惭崔浩短,胸次俨列戟。

中天翥鸾凤,我自无六翮。

何曾客权贵,见谓贫盗璧。

堂堂涑水翁,我在此人籍。

不诋曲江贤,宁羞九年谪。

艰难累吾母,鬓发白一夕。

独此负吾心,敢言忠抱石。

方时半千运,异昔阳九厄。

譬驰羊肠坂,双任臣子责。

帝王所张弛,乾坤有阖辟。

君敷皇极言,人咏蓼萧泽。

鸢鱼竞飞跃,风俗凛移易。

已开公府閤,又置四郊驿。

搜求逮田野,欣喜到僮役。

虽微携手上,颇似破笯释。

川涂见吾弟,薪木询我宅。

怜君如我固,不叹玄尚白。

薄饮尽馀醅,凝尘振粗席。

我醉易成狂,欲起须君掖。

(0)

别唐仲谦

记名长似识,相见始惭非。

每到极言罢,却欣幽听稀。

日明山气改,江静水痕归。

添得今朝别,城阴空掩扉。

(0)

赠雪海

西清重到侍垂衣,万死人从浿水归。

正可极言天下事,莫言主圣谏书稀。

(0)

上司谏曹先生

声名满世重于山,果见延登左掖班。

天子虚心求国是,先生著手济时艰。

要看出处诸公上,只在精神一转间。

前此极言虽引去,安危理乱正相关。

(0)

赠郑有孚

八卦元从一画传,河图出自洛书前。

谁于太极言无极,数尽先天与后天。

西蜀君平人服善,长安季主史称贤。

嗟予学易空头白,寡过仍思再假年。

(0)

送昆山省试

绿鬓来孤骑,清言费一灯。

极言怜老病,无计逐飞腾。

凤鸟当时至,龙门何处登。

经过五老下,问讯白莲僧。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