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基本义)。教养孩子。(作谓语)
(2) (名)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他很有教养。(作宾语)
[构成]
并列式:教+养
- 近义词
教学、教授、修养、素养、教化、熏陶、感化、教导、教诲、教育、哺育、教训
- 英文翻译
1.(教育和培养) bring up; train; educate
2.(文化品德修养) upbringing; education; culture; breeding
3.(对罪犯的感化改造) correction
- 详细解释
◎ 教养 jiàoyǎng
(1) [train;educate;bring up]∶教育培养
教养子女
(2) [education;breeding;culture;upbringing]∶指一般文化、道德修养
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1).教育培养。《东观汉记·马融传》:“ 马融 才高博洽,为通儒,教养诸生,常有数千。”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説平生。”《茶香室续钞·明初抑南人重北人》引 明 彭时 《笔记》:“ 永乐 宣德 中,常选庶吉士,教养待用。” 梁斌 《红旗谱》四十:“我把你介绍给 江涛 ,他和你一样,也是在党的教养下长大的。”
(2).指文化品德的修养。 巴人 《点滴集·论人情》:“我碰到过一些长期参加革命战争的老战士,很有文化教养的。” 茅盾 《官舱里》:“老者有一张颇为红润的脸,疏眉朗目,声音洪亮,加之顺手摸摸八字须的好姿势都表示了他的身分和教养。”
- 基本含义
- 教育和培养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 使用场景
- 教养这个词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教养高,表示这个人有良好的品德和修养;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教养差,表示这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有待提高。
- 故事起源
- 教养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其中有一句话是“教养深而明礼”,意思是说教育和培养一个人要做到既有深厚的知识和修养,又要有良好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教养”,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 词语结构
- 教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教”和名词“养”组成。
- 例句
- 1.他的教养很好,经常帮助别人。2.这个孩子的教养有待提高,需要加强道德教育。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教”和“养”分开记忆,将“教”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将“养”与“培养”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除了成语“教养”外,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教学相长”、“教无定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教养我要懂得感恩。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注重自己的教养。3. 高中生:大家应该关注自己的教养,提高自己的素质。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注重自己的教养,培养自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