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神奇贵重。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至人者不知乃贵,不见乃神。神贵之道存乎内而万物运於外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黷贱同时,虽有追风之骏,犹谓之不及 造父 之所御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神明崇高、宝贵。
- 详细解释
- 神贵是由“神”和“贵”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神”指神明,表示崇高、超凡;“贵”表示宝贵、珍贵。合在一起,神贵形容的是神明的地位和价值非常高崇。
- 使用场景
- 神贵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地位非常高贵,值得敬仰和珍视。可以用于赞美某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形容某个物品的珍贵程度。
- 故事起源
- 关于神贵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韩信降赵世家》。故事中,赵国天子因为害怕韩信的才华和威望,想要除去他。于是,赵国天子派人送给韩信一颗珍贵的宝玉,希望他接受这份贵重的礼物。韩信看到宝玉后,却毫不动心,说:“宝物虽然贵重,但比不上天子的赏赐。”这句话表达了韩信对天子的忠诚和对天子地位的尊重。后来,人们用“神贵”来形容地位高崇、价值珍贵的事物。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神贵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神贵之人。2. 这幅画是名家之作,价值神贵。3. 这本书是一位著名学者的手稿,非常神贵。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神贵”理解为“神圣而宝贵”。想象一个神圣的宝石,它的地位和价值非常高崇,令人敬仰和珍视。
-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与神贵相关的成语,如“神奇”、“珍贵”等。2. 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包括中国古代对神明的崇拜和礼仪。3. 阅读与神贵相关的故事和传说,了解不同文化中对神明的描述和崇拜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神贵的老师教我们很多知识。初中生:这本书是神贵的名著,值得一读。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神贵,给大家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