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呜轧的词语解释
呜轧的意思
拼音:wū zhá    注音:ㄨ ㄓㄚˊ
使用场景
呜轧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争吵、争执的场景,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例如,两个同事在会议上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你可以形容他们的争吵为“呜轧”。此外,呜轧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国家或组织之间的争端,形容争论激烈、难以调和的局面。
例句
1. 他们两个人在会议上呜轧了一个小时,最后还是没有达成共识。2. 学生们在课堂上呜轧不休,老师只好严厉批评他们。3. 这两个国家因为领土问题呜轧不断,关系紧张。
基本含义
指争吵、争执不休,形容双方争论激烈,声音尖锐刺耳。
基本解释

吹角声。 唐 杜牧 《题齐安城楼》诗:“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瀲瀲落寒汀。” 宋 周邦彦 《华胥引·秋思》词:“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呜轧。”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呜轧相关的成语,例如“相争如鸣”、“争论不休”等,以扩大对争吵、争执的形容词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和小红在玩具上争吵不休,老师说他们“呜轧”得太厉害了。2. 小学生:我和同桌为了谁是班长而“呜轧”,结果老师生气了。3. 初中生:班级里的两个同学因为意见不合“呜轧”不休,同学们都觉得很烦。4. 高中生:两个社团的负责人因为活动安排“呜轧”了一整天,最后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关于呜轧这个成语的故事并不明确,但它作为一个形容词的成语,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物之间的争吵和纷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呜轧成语的发音和形象来记忆。可以想象两个人在争吵时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声音像是“呜呜呜”、“轧轧轧”,从而联想到呜轧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呜轧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呜”是动词,表示发出低沉而长的声音;“轧”是动词,表示摩擦、摩擦声。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争吵、争执的声音。
详细解释
呜轧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呜”表示声音低沉而长,有一种哀怨的感觉;“轧”则表示摩擦、摩擦声。呜轧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争吵时的声音,通常指双方争执不休,争论激烈,声音刺耳难听。
(0)
诗文中出现“呜轧”的诗词

华胥引.黄钟秋思

川原澄映,烟月冥濛,去舟如叶。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呜轧。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

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0)

和廖守岳阳楼韵三首·其二

蛟螭旗尾拥楼头,偃仰胡床护一州。

水阔三江成汇泽,风高六月有清秋。

长吟不减白蘋句,坐啸能分黄屋忧。

凭槛可穷千里目,角声呜轧楚帆收。

(0)

翠楼吟

欢不知愁,夜都忘晓,当初忒恁痴绝。

岂知杨柳岸,便抵死、催人轻别。思量都彻。

有昔日绸缪,而今悲咽。

谁传语,后来情绪,从前根节。春去犹自恹恹。

怎欲眠又起,乍寒还热。

碧云迷去路,便梦也、被他拦截。新来更怯。

奈肠岂坚金,鬓非凝漆。

小楼外,恼人羌管,又来呜轧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