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高尚的行为。《老子》:“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唐 韩愈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其有尊行美德,建功树业, 令纵 从而为之歌颂。”
(1).长辈。《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 子元 自其兄 文王 之死,便有篡立之意……况 熊囏 、 熊惲 二子年齿俱幼,自恃尊行,全不在眼。”
(2).称对方行辈的敬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天宫》:“ 郭 研詰仙人姓氏及其清贯、尊行。”
- 基本含义
- 尊重和遵守行为准则
- 详细解释
- 尊行指的是对行为准则的高度尊重和严格遵守。它强调人们应该尊重和遵守社会规范、道德规范以及职业道德,做到言行一致,不做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尊行也可以理解为尊重别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 使用场景
- 尊行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教育、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讨论和教学中。它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
- 故事起源
- 尊行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鲁仲连的人,他因为从小就尊重和遵守行为准则,所以被尊称为“尊行”。后来,尊行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表达对于尊重和遵守行为准则的人的赞赏。
- 词语结构
- 尊行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尊”表示尊重,第二个字“行”表示行为准则。
- 例句
- 1.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尊行职业道德,为学生树立榜样。2. 社会需要每个人都能够尊行法律,遵守社会规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尊重”和“遵守”相关的词语联想记忆这个成语。尊行的发音与“尊姓”相似,可以想象一个人非常尊重自己的姓氏,所以他会遵守行为准则。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尊行相关的成语,如“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了解更多关于尊重和遵守行为准则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尊行老师的教导,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尊行校规,不做违反校纪的事情。3. 高中生:尊行社会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违法乱纪。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应该尊行职业道德,不做违背伦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