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凝远的词语解释
凝远的意思
拼音:níng yuǎn    注音:ㄋㄧㄥˊ ㄧㄨㄢˇ
2. 故事法
可以将凝远的故事起源与苏轼的《赤壁赋》联系在一起,想象苏轼站在赤壁上,凝望着远方的故乡。
使用场景
凝远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追求高远目标、集中精力在远处的情况。它可以用于表达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和努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集中在远方的行动或思想。
例句
1. 他的目光凝远,仿佛在追求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2. 这个团队凝远在创新科技领域,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
基本含义
聚集、凝聚在远方。形容人或物集中在远处,意味着追求高远目标。
基本解释

凝重深远。《陈书·萧允传》:“ 允 少知名,风神凝远,通达有识鉴。”《新唐书·宋璟传》:“ 璟 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次早,果有褒衣巍冠、瑶琚玉佩者七人至,皆风度凝远,气象超凡。”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凝远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1. 阅读苏轼的《赤壁赋》,了解其中的意境和思想。2. 学习其他与追求高远目标相关的成语,例如"志存高远"、"志在千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凝远在未来成为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他的目光凝远,仿佛在追求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3. 高中生:我们班级凝远在科学竞赛中,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而努力奋斗。4. 大学生:大家都凝远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互相鼓励和支持。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凝远"。
故事起源
凝远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宋史·文苑传》中。据说,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赤壁赋》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苏轼描述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以及他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其中有一句描述道:“凝远恍若登高而望故乡”。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后来,人们就将这句话中的“凝远”两个字提取出来,形成了成语"凝远"。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凝远"可以通过以下技巧:1. 关联联想法:将"凝远"与追求高远目标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上,凝视着远方的目标。
词语结构
凝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详细解释
凝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包含了"凝"和"远"两个字。"凝"表示凝聚、集中,"远"表示远方、追求高远。凝远的基本意思是指人或物聚集在远方,形容人们追求高远目标,集中精力在远处。
(0)
诗文中出现“凝远”的诗词

题光福上方塔

苍岛孤生白浪中,倚天高塔势翻空。

凝远岫列寒翠,霜染疏林堕碎红。

汀沼或栖彭泽雁,楼台深贮洞庭风。

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

(0)

秋晚

残星残月一声钟,谷际岩隈爽气浓。

不向碧台惊醉梦,但来青镜促愁容。

繁金露洁黄笼菊,独翠烟凝远涧松。

闲步幽林与苔径,渐移栖鸟及鸣蛩。

(0)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赤岸杂云霞,绿竹缘溪涧。

向背群山转,应接良景晏。

沓障连夜猿,平沙覆阳雁。

纷吾望阙客,归桡速已惯。

中道方溯洄,迟念自兹撰。

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

(0)

寒月

天迥月初上,沈烟一径深。

峭寒凝远岫,冷彩浸空林。

篱竹无清影,江梅共素心。

莫嫌风景异,好为洗尘襟。

(0)

春游三首·其二

山中兰麝香满林,故人清游能远寻。

燕来已觉社日近,寒退始知春意深。

山光入眼凝远翠,华影到湖生夕阴。

慈云咫尺不一去,薄暮还家空复吟。

(0)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

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

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

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

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

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