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老耄的词语解释
老耄的意思
拼音:lǎo mào    注音:ㄌㄠˇ ㄇㄠ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老年人体力衰退、精神不振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老化、衰败。
例句
1. 爷爷已经年纪大了,有些老耄,走路都有点吃力。2. 这家公司已经经营了很多年,里面的设备都有些老耄了。
基本含义
形容年老体衰,精神不振。
基本解释

七、八十岁的老人。亦指衰老。《周礼·秋官·司刺》:“三赦之法: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幼弱老旄,若今律令,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 陆德明 释文:“老耄,本又作旄,同。”《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后詔书徵 萌 ,託以老耄,迷路东西。” 宋 范仲淹 《奏灾异后合行四事》:“委天下按察使省视官吏:老耄者罢之,贪浊者劾之,昏懦者逐之。”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俺母亲骨嵓嵓身躯老耄。” 郭沫若 《孔雀胆》第二幕:“我自己还没有老耄到不能够辨别是非黑白的那样昏聩的地步啦。”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老年人相关的成语,如“年高德劭”、“耄耋之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虽然老耄,但他还是每天带我去学校。2. 初中生:这个古老的建筑虽然有些老耄了,但它仍然展示着历史的魅力。3. 高中生:面对老耄的身体,奶奶仍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在《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一句“老耄无能,民之讥也”,意思是年老体衰,不能为民众做出贡献,被人们嘲笑。后来,这句诗被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状态。
英文翻译

1.decrepitude; dotage
2.【医】 dotage

记忆技巧
可以将老耄与“老猫”进行联想,想象一只年老体衰的猫,没有了以前的活力和灵气。
词语结构
老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老意指年老,耄意指体衰。
详细解释
老耄是指人年纪大了,身体和精神都变得衰弱,没有活力和朝气。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状态。
(0)
诗文中出现“老耄”的诗词

三字诀

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著丑,行着妙。

人人憎,个个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

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

吞入腹,自知道。药苗新,先天兆。审眉间,行逆道。

滓质物,自继绍。二者馀,方绝妙。要行持,令人叫。

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耄。认得真,老还少。

不知音,莫语要。此儿法,合大道。精气神,不老药。

静里全,明中报。乘凤鸾,听天诏。

(0)

水龙吟.得碧栖临没手札感痛代哭

十年望断来鸿,发函乃出弥留顷。

苍凉掩抑,死生之际,一何神定。

我欲招魂,海天兵火,巫阳焉讯。

念百回千结,那时情味,盈眶泪,如泉迸。

石帚清狂无命。恁荒波、日亲蛙黾。

颓唐尔许,不应真个,江郎才尽。

丛稿谁收,审音刊字,吾犹能任。

却自怜老耄,君还舍我,就何人正。

(0)

上云乐

西方老胡。厥名文康。遨游六合。傲诞三皇。

西观濛泛。东戏扶桑。南泛大蒙之海。

北至无通之乡。昔与若士为友。共弄彭祖扶床。

往年暂到昆仑。复值瑶池举觞。周帝迎以上席。

王母赠以玉浆。故乃寿如南山。志若金刚。

青眼眢眢。白发长长。蛾眉临髭。高鼻垂口。

非直能俳。又善饮酒。箫管鸣前。门徒从后。

济济翼翼。各有分部。凤皇是老胡家鸡。

狮子是老胡家狗。陛下拨乱反正。再朗三光。

泽与雨施。化与风翔。觇云候吕。志游大梁。

重驷修路。始届帝乡。伏拜金阙。仰瞻玉堂。

从者小子。罗列成行。悉知廉节。皆识义方。

歌管愔愔。铿鼓锵锵。响振钧天。声若鹓皇。

前却中规矩。进退得宫商。举技无不佳。

胡舞最所长。老胡寄箧中。复有奇乐章。

赍持数万里。愿以奉圣皇。乃欲次第说。

老耄多所忘。但愿明陛下。寿千万岁。欢乐未渠央。

(0)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郁郁山上松,呀呀林中乌。

松有荫孙枝,乌非反哺雏。

我生堕地时,太婆七十五。

明年阿弟生,弟兄日争乳。

太婆向母怀,伸手抱儿去。

从此不离开,一日百摩抚。

亲手裁绕罗,为儿制衣裳。

糖霜和面雪,为儿作餦餭。

发乱为梳头,脚腻为暖汤。

东市买脂粉,靧面日生香。

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珰。

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

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

一读一背诵,清如新炙簧。

三岁甫学步,送儿上学堂。

知儿故畏怯,戒师莫严庄。

将出牵衣送,未归踦闾望。

问讯日百回,赤足足奔忙。

春秋多佳日,亲戚尽团聚。

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

我家七十人,诸子爱渠祖。

诸妇爱渠娘,诸孙爱渠父。

因裙便惜带,将缣难比素。

老人性偏爱,不顾人笑侮。

邻里向我笑,老人爱不差。

果然好相貌,艳艳如莲花。

诸母背我骂,健犊行破车。

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

昨日探鹊巢,一跌败两牙。

噀血喷满壁,盘礴画龙蛇。

兄妹昵我言,向婆乞金钱。

真倾紫荷囊,滚地金铃圆。

爷娘附我耳,幼婆要加餐。

金盘脍鲤鱼,果为儿下咽。

伯叔牵我手,心知不相干。

故故摩儿顶,要图老人欢。

儿年九岁时,阿爷报登科。

剑儿大父傍,一语三摩挲。

此儿生属猴,聪明较猴多。

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

我病又老耄,情知不坚牢。

风吹儿不长,那见儿扶摇。

待儿胜冠时,看儿能夺标。

他年上我墓,相携著宫袍。

前行张罗伞,后行鸣鼓箫。

猪鸡与花果,一一分肩挑。

爆竹响墓背,墓前纸钱烧。

手捧紫泥封,云是夫人诰。

子孙共罗拜,焚香向神告。

儿今幸胜贵,颇如母所料。

世言鬼无知,我定开口笑。

大父回顾儿,此言儿熟记。

一年记一年,儿齿加长矣。

儿是孩提心,那知太婆事。

但就儿所见,依稀记一二。

太婆每出人,笼东拄一杖。

后来杖挂壁,时见垂帷帐。

夜夜携儿眠,呼娘搔背䖹。

展转千挞腰,殷殷春雷响。

佛前灯尚明,窗隙见月上。

大父搴帘来,欢笑时鼓掌。

琐屑及乡邻,讥诃到官长。

每将野人语,眩作鬼魅状。

太婆悄不应,便知婆欲睡。

户枢徐徐关,移踵车轮曳。

明朝阿娘来,奉匜为盥洗。

欲饭爷捧盘,欲羹娘进匕。

大父出迎医,覼缕讲脉理。

咀嚼分尝药,斟酌共量水。

自儿有知识,日日见此事。

几年举场忙,几年绝域使。

忽忽三十年,光阴迅弹指。

今日来拜墓,儿既须满嘴。

儿今年四十,大父七十九。

所喜颇聪强,容颜类如旧。

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

拜跪不须扶,未觉躬伛偻。

挂珠碧霞犀,犹是母所授。

绣补炫锦鸡,新自粤西购。

一手搴颔髭,一手振袍袖。

打鼓唱迎神,红毡齐泥首。

上头艺红香,中间酌黄酒。

青箬苞黍粽,紫丝络莲藕。

大父在前跪,诸孙跪在后。

森森排竹笋,依依伏杨柳。

新妇外曾孙,是婆定昏媾。

阿端年始冠,昨年已取妇。

随兄擎腰扇,阿和亦十五。

长樛次当孙,此皆我儿女。

青青秀才衣,两弟名谁某。

少者新簪花,捧觞前拜手。

次第别后先,提抱集贱幼。

一家尽偕来,只恨不见母。

母在婆最怜,刻不离左右。

今日母魂灵,得依太婆否?

树静风不停,草长春不留。

世人尽痴心,乞年拜北斗。

百年那可求,所愿得中寿。

谓儿报婆恩,此事难开口。

求母如婆年,儿亦奉养久。

儿今便有孙,不得母爱怜。

爱怜尚不得,那论贤不贤。

上羡大父福,下伤吾母年。

吁嗟无母人,悠悠者苍天!

(0)

林德久秘书寄楚辞故训传及叶音草木疏求序于余病中未暇因以诗寄谢

平时感叹屈灵均,离骚三诵涕欲零。

向来传注赖王逸,尚以舛陋遭讥评。

河东天对最杰作,释问多本山海经。

练塘后出号详备,晦翁集注尤精明。

比逢善本穷日诵,章分句析无遁情。

林侯忽又示此帙,正欲参考搴华英。

属余近岁方苦疾,笔砚废堕几尘生。

尝鼎一脔已知味,始知用工久已成。

况复身到荆楚地,详究兰芷闻芳馨。

前此同朝幸相与,锦囊诗文为我倾。

惜哉不早见此书,病中欲续神不宁。

老耄及屡求去,倘得挂冠早归耕。

尚当一一为寻绎,期以爝火裨明星。

谩挥斐语塞厚意,深愧所报非琼莹。

(0)

邓叟时可大寒中见过,语余曰:“余今六十八岁矣,有一子在闽,三年无消息,顾贫且病,无所依倚,不能无求于世。”余悲之,欲济之,橐无一金。相对叹息,追和苏子赠扶风逆旅诗,载之简轴,不以送叟

邓翁老耄食无粮,卧病愁多白发长。

千里南闽无过燕,五更秋雨乱啼螀。

年来破屋尘生甑,岁莫空山雪似墙。

愧我相逢贫到骨,悲歌此曲意苍茫。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