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两个或多个敌对势力对峙、争斗的情景,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矛盾、冲突等。
- 例句
- 1. 那两个国家的军队已经矛戈相对,战争一触即发。2. 在公司内部,两个派系的人员矛戈相对,争斗不断。
- 基本含义
- 指戈矛相对,形容敌对双方准备战斗的状态。
- 基本解释
(1).矛和戈。《宋书·顾觊之传》:“函矢殊用,矛戈异适。” 明 宋濂 《平江汉颂》:“矛戈洸洸,鎧胄明明。”
(2).谓攻击,指责。 清 郑燮 《音布》诗:“ 音生 不顾輒嚏唾,至亲戚属相矛戈。”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战斗、冲突相关的成语,如“刀光剑影”、“鸡犬不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两只小鸟在树枝上矛戈相对,好像要打架一样。2. 初中生:在足球比赛中,两队球员矛戈相对,场面非常激烈。3. 高中生:两个政治派系在学校内部矛戈相对,争夺学生会主席的位置。
- 故事起源
-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鲁国大夫鲍叔牙曾经劝说国君庄公与齐国结盟,但庄公不听。后来,齐国派兵进攻鲁国,庄公才意识到鲍叔牙的忠告的重要性,遂说:“我不听鲍叔牙的劝告,现在齐国进攻,矛戈相见了。”从此,人们便用“矛戈”来形容两个敌对势力相对而立的状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矛戈”想象成两把兵器相对的形状,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修饰词。
- 详细解释
- 矛是一种长矛,戈是一种短兵器,两者相对形成战斗的姿态。矛戈常用来形容敌对双方准备战斗的状态,形容敌对双方对峙、摩擦、争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