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守纪律、守规矩,不越权、不越界的情况,特别适用于工作、职责领域。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要稻畦守本分,不得触犯法律纪律。2. 做人要稻畦守本分,不要越雷池一步。
- 基本含义
- 指稻田里的田埂,比喻人的本分、工作岗位或职责范围。
- 基本解释
稻田。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乾。” 宋 王安石 《独归》诗:“ 钟山 独归雨微冥,稻畦夹冈半黄青。” 宋 黄庭坚 《同钱志仲饭籍田钱孺文官舍》诗:“稻畦下白鷺,林樾应鸣鳩。”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本分、责任有关的成语,如“本分”、“守土有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负责清扫卫生,我会稻畦守本分,不乱丢垃圾。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稻畦守本分,带领同学们共同努力,争取好成绩。3. 高中生:我要稻畦守本分,专心备考,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稻畦守本分,为同学们服务,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 故事起源
- 稻畦一词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中,原文是“畦者,田之分也”。后来,人们将“稻”加在前面,形成了成语“稻畦”。这个成语通过对农田中的田畦的比喻,告诫人们要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越雷池一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稻畦”这个词与稻田中的田埂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稻田中守住自己的田埂,不越界,不越雷池一步。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为“稻畦”,谓语为“守住”或“守住自己的本分”。
- 详细解释
- 稻畦是指田地中间的一条条田埂,用来分隔不同的稻田。成语“稻畦”比喻人在工作、岗位或职责上应该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越雷池一步,不越权、不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