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衰谢枯槁。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八:“俛仰生荣华,咄嗟復彫枯。”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胸襟积忧愁,容鬢復彫枯。” 明 陈子龙 《怨歌行》:“ 商颜 芝草不足采, 首阳 薇蕨方彫枯。”
- 基本含义
- 指雕刻的东西已经干瘪、枯燥无味。
- 详细解释
- 形容文辞、艺术作品等缺乏生气、乏味无趣,毫无生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缺乏灵感和创意,没有生气和活力。
- 故事起源
- 《荀子·劝学》中有一句“不雕虚无之枯骨”,意思是不去雕刻那些空洞无物的骨头。后来,人们将“雕虚无之枯骨”逐渐简化为“雕枯”,用来形容文辞、艺术作品等缺乏生气、乏味无趣。
- 词语结构
- 雕枯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雕”表示雕刻,“枯”表示干瘪、枯燥。
- 例句
- 1. 这篇文章内容雕枯琢磨,毫无新意。2. 这幅画的构图雕枯槁,缺乏生气。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雕枯”想象为一个被雕刻得干瘪无味的木头,形象地表示缺乏生气和活力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除了“雕枯”,还有一些与之类似的成语,如“枯燥无味”、“无趣乏味”等,可以进行比较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故事的结局太雕枯了,没有意思。2. 初中生:这首诗的词句雕枯无味,读起来很无聊。3. 高中生:这部小说的情节雕枯琢磨,缺乏新意。4. 大学生:这幅画的构图很雕枯槁,没有生气和创意。5. 成年人:这段演讲的内容雕枯无味,听得我很困。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雕枯”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