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纠正过失。 唐 白居易 《论元稹第三状》:“臣恐 元稹 左降已后,凡在位者,每欲举事,必先以 元稹 为戒,无人肯为陛下当官执法,无人肯为陛下嫉恶绳愆。”
- 基本含义
- 指因疏忽大意或不慎而犯下的错误。
- 详细解释
- 绳愆的“绳”指的是绳索,用来束缚和牵引物体,而“愆”指的是过失、错误。绳愆的意思是,就像牵引物体时一不小心松开了绳子,导致物体脱离了控制一样,人在做事时犯下的错误也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因为疏忽大意而犯下的错误。
- 使用场景
- 绳愆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因为粗心大意而犯下的错误,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当别人犯下错误时,可以使用绳愆来提醒对方注意,同时也可以用来自我警醒,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 故事起源
- 关于绳愆的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已经在古代文献中出现。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犯错误的认识和警醒,强调了在做事时要谨慎小心,以免因为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 词语结构
- 绳愆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单音词组成,形式为“名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因为绳愆,在重要的会议上犯了个大错误。2. 小明上课时绳愆了,忘了带作业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绳愆”联想为一个人在牵引一根绳子时不小心松开,导致物体脱离控制的情景。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绳愆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愆尤”、“过失”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绳愆了,把玩具弄丢了。2. 小学生:小红因为绳愆,写错了一道数学题。3. 初中生:小李在考试中绳愆了,忘了带尺子。4. 高中生:小刚因为绳愆,在实验中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5. 大学生:小张因为绳愆,把重要的文件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