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婉曲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表示某人善于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直接说出来。此外,婉曲也可以用于描述某种言辞或文字的风格,表示其曲折、含蓄。
- 例句
- 1. 她的演讲总是婉曲而富有感染力。2. 这首诗用婉曲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或写作委婉、曲折。
- 基本解释
◎ 婉曲 wǎnqū
[tactful] 委婉;婉转
我婉曲地请求他再帮一次忙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婉曲这个成语,可以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诗歌或音乐,从中体会婉曲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笑容婉曲而温暖,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2. 初中生:他用婉曲的言辞表达了对朋友的歉意。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婉曲而深入,让人回味无穷。4. 大学生:她的舞蹈动作婉曲而优美,给人一种冷艳的感觉。
- 故事起源
- 据传,婉曲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婉兮娈兮,不可谖兮。”这句诗意味着委婉、曲折地描述了一个人的悲伤情感。后来,婉曲逐渐演变成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说话或写作的委婉、曲折。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婉”字和“曲”字的读音相结合来记忆这个成语。婉曲的发音与“完全”相似,可以将“完全”与“婉曲”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婉曲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委婉曲折。 宋 谢枋得 《文章轨范·小心文》:“文势圆活而婉曲。”《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媒妈道:‘应承繇不得不应承,只好把説话放婉曲些。’”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章第一节:“ 子桓 的四言调,其情调也很婉曲。”
(2).指委婉曲折的事由、心意等。《水浒传》第七二回:“ 宋江 便唤 燕青 ,附耳低语道:‘我要见 李师师 一面,你可生个婉曲入去,我在此间吃茶等你。’”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