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意志坚定,不怕困难,不屈不挠。
- 例句
- 1. 他面对困难从不退缩,真可谓金刚不坏之心。2. 她是个金刚人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到底。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拿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外〉印度语。
[构成]
偏正式:金(刚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佛教相关的词语和文化,深入了解佛教中的金刚的意义和象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意志像金刚一样坚强,不怕困难。初中生:她是一个金刚人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到底。高中生:他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了金刚般的意志力,不屈不挠。
- 故事起源
- 成语“金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经典《金刚经》。《金刚经》中有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就像梦幻、泡影、露水和闪电一样,都是瞬间即逝的。佛教徒通过修行,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金刚般坚固不动摇的境界。因此,成语“金刚”就成了形容人的意志坚强的象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金刚”。可以想象一个金刚像的人物,他的意志坚定,不怕困难,坚如磐石,无坚不摧。这样的形象会帮助你记住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金刚+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金刚,即佛教中的明王金刚,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之一,象征着坚固、不动摇的力量。成语“金刚”借用了金刚的形象,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