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异味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不同的气味情况,比如指食物的变质、房间里的霉味、化学物品的刺鼻味道等等。同时,异味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给人带来的不寻常感觉,比如形容某个事件的可疑性、某个人的奇怪举动等。
- 例句
- 1. 这个水果有异味,可能已经变质了。2. 这个房间里有一股异味,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通风。3. 他的行为举止总是给人一种异味,让人感到不舒服。
- 基本含义
- 指与常态不同的气味。
- 基本解释
◎ 异味 yìwèi
(1) [rare delicacy]∶不寻常的鲜美;难得的好吃的东西
(2) [peculiar smell]∶不正常的气味
食物已有异味,不能再吃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异味”相关的成语,比如“异香异味”、“异曲同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冰箱里有异味,妈妈说是忘记清理了。2. 初中生:昨天在公园里闻到了一股异味,后来发现是有人在烧垃圾。3. 高中生:听说这个学校食堂的食物有异味,很多同学都不敢吃。
- 故事起源
- 异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杨胡传》中,原文是“异味腥膻,不可同其香臭。”意思是指奇特的气味不可与香臭相比。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表示不同寻常的气味或感觉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不同寻常的美味) rare delicacy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异味”与不同寻常的气味联系起来,以及将其与某种情况或事物给人带来的不寻常感觉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异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异”和“味”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亦作“异味”。1.异常的美味。《左传·宣公四年》:“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昔功恐唐捐,异味今得饁。”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而 廖永亭 适至,如饮醇酒,酌东西二尊,均为异味,大奇大奇。”
(2).不同的味道。 汉 王充 《论衡·幸偶》:“酒之成也,甘苦异味。” 郁达夫 《迟桂花》:“各色各样的奇形的草药,和各色各样的异味的单方,差不多都尝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