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东文的词语解释
东文的意思
拼音:dōng wén    注音:ㄉㄨㄙ ㄨㄣˊ
使用场景
东文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个地区的文化氛围浓厚,学问传承丰富的情况,如某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深厚、学术研究成果丰富等。
例句
1. 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可以说是东文之地。2. 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很高,培养出了很多东文之才。
基本含义
指人才辈出,学问渊博,文化昌盛。
基本解释

指日文。 清 陈天华 《狮子吼》第三回:“那知他想了好几日,忽然收拾行李,直往 日本 ,在某师范学堂里听了几个月的讲,又买了一些东文书看了,他的宗旨便陡然大变,激烈的了不得,一刻都不能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学问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和历史,以及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学术研究成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很多书,真是一个东文之地。2. 初中生:这个城市有很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真是一个东文之都。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很丰富,培养出了很多东文之才。4. 大学生:这个学院的学术研究成果很突出,是一个东文之所。5. 成年人:这个地区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可以说是一个东文之地。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国词语“东文”。
故事起源
东文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繁荣时期。在古代,东方被认为是文化的发源地,因此用“东”来形容文化的繁荣和昌盛。而“文”则指的是文化和学问。因此,东文一词就成为了形容文化繁荣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东方的太阳升起,照耀着文化的繁荣,从而记住东文一词。
词语结构
东文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东”和“文”。
详细解释
东文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内学问渊博、人才辈出、文化昌盛的情况。它表达了对于文化繁荣和学术发展的赞美和向往。
(0)
诗文中出现“东文”的诗词

送薛唐卿赴省试

东文物久尘埃,之子亭亭郁有材。

已见中天鸣鸑鷟,不应环堵更蒿莱。

绿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

倾耳西州人快意,玉阶曾上直言来。

(0)

汤义仍至闻丁右武已次扬州时邹尔瞻莅比部三月矣予将归岭外留赠三君子·其一

东文物盛,千古足吾徒。

岂必周司乐,何伤楚大夫。

鴸虽怜远客,马自识长途。

欲待群贤赋,秋风已忆鲈。

(0)

次韵二首·其二

石上纶垂碧海波,山中兴在紫芝歌。

先生阅世身长健,当代求贤意正多。

老骥独能谙步骤,冥鸿全不被蒐罗。

东文物从前盛,如此期颐有几何。

(0)

次韵艾武选奉使朝鲜卷·其一

薰风笳鼓出皇都,争说官曹本上枢。

关外兵车迎汉节,海东文物绍箕图。

青宫位正严宸左,紫诏光临绝塞隅。

胡越一家覃化久,不须重译问前途。

(0)

和答徐斯远兼简赵昌甫韩仲正

东文士称数人,宝冠霞佩朝灵君。

卢敖善游指天去,吕望应招离海滨。

有书不止问无恙,平生怀抱陈案上。

会看作意鸣朝阳,阴狐夜短空惆怅。

(0)

再次韵审知索彦博送行之文

江清可钓思持竹,地广可耕思种粟。

胡为作计久低回,而乃觅官亲贱辱。

南州徐孺晚与游,江东文度昔所熟。

堂堂荆州止获一人半,我邦有此二士差亦足。

五君流咏转竹林,兰亭何意慕金谷。

徐诗到眼以数过,王笔入手曾未读。

但能赠我以规不以颂,不用崇酒仍载肉。

嗟哉他人岂无言,交友不高徒碌碌。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