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记事的词语解释
记事的意思
拼音:jì shì    注音:ㄐㄧˋ ㄕㄧˋ
使用场景
记事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记忆力强大,可以用在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例如,当你夸奖一个同事记忆力非常好时,可以说他是一个记事的人。
例句
1. 他是一个记事的人,从来不用笔记也能记住所有的细节。2. 她的记事能力非常强,只需要看一遍就能记住所有的单词。
基本含义
指能够记住事物、记住事情的能力。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把事情记录下来。
(2) (动)讲述历史经过。
[构成]
动宾式:记|事
[例句]
他天天在工作手册上记事。(作谓语)

延伸学习
记事是一个描述记忆力的成语,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做记忆训练来提升。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记忆力相关的成语,如“过目成诵”、“一目十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一个记事的人,每天都能记住老师上课讲的内容。2. 初中生:她是一个记事的人,考试前只需要看一遍课本就能记住所有的知识点。3. 高中生:他是一个记事的人,能够轻松地记住各种历史事件的细节。4. 大学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记事的人,可以记住所有重要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故事起源
记事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由“记”和“事”两个字组成的。记事的意思是能够记住事物和事情,表达了一个人的记忆力强大。
英文翻译

1.(把事情记录下来) keep a record of events; make a memorandum

记忆技巧
为了记住这个成语,可以将“记事”与“记忆力”联系起来。你可以联想到记住事物和事情需要良好的记忆力,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记事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记”是动词,表示记住、牢记的意思,“事”是名词,表示事物、事情的意思。
详细解释

◎ 记事 jìshì
(1) [keep a record of events;make a memorandum]∶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2) [chronicles;account;record of events]∶记录的史实
(1).记录君主行为;记录军国大事。《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唐 权德舆 《洪州西山风雨池记》:“ 春秋 时,国有史氏,君举必书。 德舆 从事於公,记事之徒也。”泛指记录事情。如:记事本。
(2).直陈其事谘请裁答的官场文书。《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安重诲传论》:“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復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闻,得旨则復宣而出之。” 徐无党 注:“记事,若今学士院諮报。今士大夫间以文字相往来谓之简帖,俚俗犹谓之记事也。”《 清 钱谦益 《国初群雄事略·汉陈友谅》引《太祖实录》》:“ 友谅 不敢出,上又移书与之曰:‘昨兵泊 瀦磯 ,尝遣使齎记事往,不覩使回,公度量何浅浅哉!’”
(3).以记述事实经过为主的文体名。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这几年来,常见有因经济的压迫,礼教的制裁而自杀的记事。”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下面就是用动人笔法描写的一篇记事。”
(4).谓儿童初有记忆、识别事物的能力。《红楼梦》第十六回:“ 赵嬷嬷 道:‘噯哟!那可是千载难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二姨说:‘看我 狗狗 多么记事?二年了你还记着啦?’”

(0)
诗文中出现“记事”的诗词

咏纸诗

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

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

(0)

水调歌头·其二端阳节近,仍用前韵,赋此遣怀

八十逢重五,又过一年关。

脊梁竖起犹可,脩竹报平安。

现在休轻放过,来著必须赶上,往者莫追还。

聆善仍牢记,差胜老师丹。诗言志,书记事,接遗残。

存诚善世吾分,邪思所当闲。

老矣头还未白,留住少年丛里,共历岁时寒。

解听心弦响,流水复高山。

(0)

览皇清文颖内大学士陈廷敬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集字累句之初学所能窥也故作五言近体一律以表风度

横经召视草,记事翼鸿毛。

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

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

何似升平相,开怀宫锦袍。

(0)

徐州重修放鹤亭落成

放鹤山亭亦偶然,祇凭一记事流传。

隐居乐可轻南面,玉局才原比谪仙。

胜迹鼎新经几度,胎禽羽化近千年。

重来载酒成高会,把盏先教酹古贤。

(0)

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

五代武弁侍明光,辍佐中权拜外郎。

记事还同楚倚相,传经远自汉扶阳。

离堂处处罗簪组,东望河桥壮鼙鼓。

三城晓角启轩门,一县繁花照莲府。

上略儒风并者稀,翩翩驺骑有光辉。

只今右职多虚位,应待他时伏奏归。

(0)

海阳山湘漓水源歌

我昔读《水经》,曾究湘漓流。

源出始安县,阳海山之陬。

涓涓始一脉,觞泛乃为舟。

盘盓导东北,水分西岭头。

咫尺同源异千里,北曰湘水南漓水。

湘过巴丘入于江,漓至苍梧注郁止。

漓流水弱湘流强,为溯狂波筑铧觜。

刊凿灵渠万世功,谁其作者秦臣史。

渠开水似天河倾,因功谋利费经营。

续设陡门三十六,堤埒坝蓄如屯兵。

往来自此邀其惠,楚粤舟航咸利济。

人工不若天生成,安得移山重叠砌。

乾隆甲戌九月秋,上公抚字忧民忧。

羽书络绎檄余往,相度刻日工须鸠。

里粮策马走山麓,先事穷源后修筑。

兴安境尽入灵川,攀葛扪萝历幽谷。

一山突起矗大荒,石骨嶙峋百丈强。

四围无嶂亦无岫,居民指此即海阳。

山脚嵌空挂钟乳,下有清泉岩口吐。

把火直入山腹中,目击潭光彻水府。

神奸物怪不可求,阴森气逼声飕飗。

然犀我恐幽明别,邃窦岂堪人久留。

出岩丛棘钩衣裂,老树古藤悬嵽嵲。

披寻石壁获二碑,藓蚀苔侵色似铁。

摩挲漫读马陈文,字迹端遒钗脚分。

速呼童子扣墨本,天风飒飒飘秋云。呜呼!

烟霞我固有深癖,抉秘搜奇无虚夕。

湘漓于此结奇缘,作歌记事镌诸石。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