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文证的词语解释
文证的意思
拼音:wén zhèng    注音:ㄨㄣˊ ㄓㄥˋ
使用场景
文证这个成语常常出现在论文、报告、法律文件等正式场合中,用来强调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文献支持。它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辩论、讨论或争论时,用来要求对方提供有力的证据和依据。
例句
1.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将通过文证的方式来证明我们的观点。2. 他在辩论中提供了大量的文证,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基本含义
文证指通过文字或文献来证明某个观点或事实。
基本解释

证明文书。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东邻尝以庄契质于西邻,后当收赎,先入八百千,自恃密熟,不取文证。”《清史稿·食货志一》:“如式者官予文证。”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文不对题”、“文过饰非”等,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查阅资料文证了我的观点。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写作文时要用文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论文中,我们需要用文证来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4. 大学生:写论文时,我们要通过文证来支持自己的论点。5. 成人:在辩论中,提供充分的文证是很重要的,可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
故事起源
文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在古代,人们在论证某个观点或事实时,常常会引用古籍、历史记录或其他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此,文证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文证”。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证明某个观点,这个人手中的书就代表了文献和文字的证明。
词语结构
文证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文”为动词,表示通过文字来做某件事情,“证”为宾语,表示证明的对象。
详细解释
文证是由“文”和“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文”指文字、文献,而“证”则表示证明。文证的含义是通过文字或文献来证明某个观点或事实。这个成语常用于学术研究、法律领域或者其他需要提供证据支持的场合。
(0)
诗文中出现“文证”的诗词

怀王伯申

太乙频看降紫庭,刘歆再世阐全经。

淮南久建藏书室,蓟北还依问字庭。

一径草深烟漠漠,六街花落雨冥冥。

何时共剪西窗烛,金石遗文证鼎铭。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